第21部分(4 / 4)

的偏見。這一點,唐德剛先生也是完全不同意的。參見《胡適口述自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275頁。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4)

作為思想家的胡適

胡適不喜歡“哲學史”這個詞兒,而鍾愛“思想史”這個詞兒。因此,我不稱他為“哲學家”,而稱他為“思想家”。

不管是哲學,還是思想,他都沒有獨立的體系,而且好像也從來沒有想創立什麼獨立的體系,嚴格地講,他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思想家。我給他杜撰了一個名詞:行動思想家,或思想行動家。他畢生都在行動,是有思想基礎的行動。大名垂宇宙的五四運動,在中國學術史上,中國文學史上,甚至中國政治史上,是空前的,而執大旗作領袖的人物,不能不說是胡適,這是他在既定的思想基礎上行動的結果。一個純粹的思想家是難以做到的。

說到思想,胡適的思想來源是相當複雜的,既有中國的傳統思想,又有西方的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思想,以後者為主。中國“全盤西化”的思想和他有密切的關係。年輕時候信仰世界主義、和平主義和國際主義。在這方面影響他的有中國的老子。老子主張“不爭”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還有墨子的《非攻》。此外還有西方的耶穌教的《聖經》,講什麼,人家打你的右頰,你把左頰再轉過去要他打。他這樣的信仰都是歷四五十年而不衰的。胡適的行動看起來異常激進,但是他自己卻說,自己是保守分子。《胡適口述自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61頁。表面上看,他是“打倒孔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