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不愧素有“富貴閒人”之稱,書房設計擺設也極具品位。衲敏置身其間,愈發覺得這書房風格頗似雍正本人字型,細細觀看,有如清風拂面,令人心平氣和。寶寶剛吃過奶,正精神著,進了書房就四處亂瞅,腦袋跟個撥浪鼓似的,小肉團似的身體在衲敏懷裡滾來滾去。衲敏一急,照寶寶屁股上一巴掌拍下去,“寶寶別鬧!”
寶寶才五個月大,連人都不怎麼認,哪裡聽的懂什麼話。見衲敏呵斥,小嘴兒一撇,哇哇大哭。雍正笑著抱過兒子,指著書架上一個盒子,對衲敏說:“開啟看看吧。那裡就是朕小的時候和皇額娘在一起的畫像。”
衲敏領命開啟,展放在書桌上仔細看。清朝的畫,比不得唐朝畫像,人物豐滿、筆韻流暢。相反,整個人物只佔據畫面一角,景物倒是描繪的不少。衲敏踅摸半天,才找到孝懿皇后拉著幼年雍正的手,一起逛御花園的情景描畫。看了半天,不禁嘆氣,這孝懿皇后,怎麼看怎麼像年妃啊!看到這裡,衲敏猛的一愣,似乎,終於明白了一件一直以來,堪稱歷史之謎的事情。怪不得雍正那麼喜歡年氏,而烏雅氏太后那麼討厭年氏。如果,將年妃身形樣貌與孝懿皇后畫上約等號,那麼,問題答案不就迎刃而解了嗎?一個是在年氏身上找到幼年保護者的身影,對她有母親般的依戀。一個是看到了當年搶走自家兒子的“仇人”,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能喜歡她才怪。然而,這對年妃來說,還真不知道是福是禍呢!別的不說,但是她所出幾個孩子,都以“福”字輩命名,就夠叫人遐想的了。要知道,雍正兄弟們,名字中第二個字,可都是以“福”字旁命名的呀!
雍正哄好兒子,湊到衲敏身邊,一一指明這是何處所畫,什麼時候等等。最後,如果叫衲敏總結,那就是:雍正的養母是個溫柔似水的女人,對宮裡的孩子都很好,等等。衲敏聽的直犯嘔。倒不是她討厭孝懿皇后,而是這位皇后跟康熙的關係實在叫她喜歡不起來。有沒有搞錯,你們是親表兄妹呀,這也行?怪不得佟家姐妹倆嫁給康熙,最後一個孩子都沒留下來。血緣太近,容易出畸形兒。不生孩子未必不是件好事。對比漢朝張皇后、薄皇后、陳皇后,那都是跟皇帝有血緣關係的,不也都沒有子嗣留下嗎?
就算不論基因優配原則,單從政治角度揣摩,衲敏也能多少了解康熙之所以寧願叫親表妹委委屈屈地在皇貴妃位置上一呆就是近十年,寧願到孝懿皇后臨死時才冊封她為皇后,無非是不希望佟家一連兩代出皇后。什麼勳貴之家,皇帝說你是你就是,皇帝說你不是你就不是。怪不得清朝皇后都不好當。皇帝一方面要藉助你家勢力鞏固政權,一方面又要防備後族過大,尾大不掉。能敬重你就不錯了,還指望他們的寵愛?仁孝皇后也就是死的早,要是活著,誰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個衛子夫。這就是出身太高的弊端。反觀宋朝、明朝皇后,大部分出身平民,反而能以仁厚之德得到朝臣敬重,因為身後沒有龐大勢力威脅皇權而得到皇帝的真心維護。
想到這兒,衲敏不由得想起過了康熙孝期,就該雍正朝首次選秀了。孃家大侄女過了年齡,已經許配了一戶普通旗人,不用擔心。二侄女也得了太后暗示,跟完顏氏交換過庚帖,過幾天也算正式定給弘明瞭。令人憂慮的是,三個小侄女都到了選秀年齡。如果不讓她們參選,將來勢必不好婚配。可要是讓她們參選,又該如何安排呢?
雍正見皇后微皺眉頭,便問:“怎麼了?”
衲敏覺得這事沒什麼可瞞的,便一五一十說了,雍正坐在書案前想了想,吩咐:“既然是皇后親侄女,配給普通旗人未免委屈了。弘時媳婦也是個沒兒子命的,連生兩個孫女。不如,一個給弘時做側福晉,另外兩個,指到宗室裡吧。”
衲敏一聽,心裡直罵娘:弘時能不能活過明年還兩說呢!叫老孃侄女兒給你兒子守寡呀!嘴上卻急忙說:“皇上這麼安排,是對臣妾孃家隆恩。按理,臣妾本不該辭。只是,烏喇那拉氏家,在康熙朝已經出了位皇子福晉,如今,臣妾更是貴為一國之母。如今,萬不能再有秀女嫁入皇家了。就算只是側福晉,也是不合適的。臣妾雖然疼愛侄女,希望她們嫁的好,但是,臣妾更應為國家著想。臣妾愚鈍,聽聞漢朝後族常與皇族聯姻。有史官評議,說後族專權,誤國誤家,致使朝政**、百姓困苦。我朝雖然有後宮不得干政之說,但事關命婦事宜,臣妾斗膽諫言:不單臣妾孃家親侄女,就是其他烏喇那拉家的姑娘,也是不能指給皇子們的。還請皇上體諒臣妾啊!”說著,扶著書案就要給雍正磕頭。
雍正聽皇后一席話,也想起當年佟家姐妹和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