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歡喜。兄妹倆又說了一會兒話,看著時候不短了,富存便告辭離開。
翠鳥領著小宮人收拾茶盅,一面低聲問:“舅老爺說的,可在理嗎?”
衲敏搖頭,“道學之事,我也不懂。只是,這件事,咱們不能插言。一切,看天意吧!”我呸,弘曆名字裡,繁體中也有日,人家還活了八十九呢!胡說八道!給我查出來哪個王八蛋攛掇我哥哥,我咒你全家!
過了幾日,翠鳥也沒查出什麼線索。衲敏本就是個懶人,索性叫她平日裡多留意,只要烏喇那拉氏不跟著摻和,衲敏也懶得管那些個閒事。
富存能知道的事,雍正自然早就知道了。猶豫幾日,不見中宮動靜。暗想皇后著實謹守本分,雍正放下心來,便親自跑來問衲敏的意思。
衲敏一聽,睜大雙眼,“此事不是皇上決定就好?怎麼來問臣妾呢?臣妾不懂啊!”
雍正一笑,“你我夫妻,給孩子起名字,有什麼不能商量的?朕問你,不過是叫你給個參詳。又不是叫你定下來。只管說就是。”
衲敏琢磨半日,眼看著日頭西下,就要隱入西山之中。一股陽光,射入窗內,恰巧照的桌面一方手帕上。靈機一動,拎起手帕,笑著對雍正說:“不如,試試這個名字?”
雍正皺眉,“你莫不是想叫‘弘帕’吧?”
衲敏噗嗤笑出來,“臣妾就是再不學無術,也不會叫這樣的名字啊!臣妾是說,這帕子雖小,也是經緯織就。不如,起名‘經兒’,皇上看,怎麼樣呢?”
“‘經’,‘經緯’。嗯,不錯。看來,皇后還是有一定的天分啊!”雍正又拿過來一張紙,仔細寫上名字,“弘經、弘緯,不錯。這樣,小寶就叫弘經,小十就叫弘緯。皇后意下如何?”
對衲敏來說,只要不起什麼“福”的,都是好名字。當即點頭贊同。略一思索,便笑問:“既然小十也有了名字。不如,給十一和十二也起了吧。他們哥三個,就差一天呢!”
雍正想了想,“十一起名弘圖,十二起名弘喜。皇后以為如何?”說著,便把兩個名字寫在弘經、弘緯之下。
衲敏抽了半天嘴角,只得說聲“好!”好個屁!比私生子還不如!
雍正滿意,“就這樣吧!過幾日,朕親自帶弘經和寶貝去上書房。”說起女兒,雍正主動給閨女賜名:弘琴。招呼皇后一會兒跟孩子們說說,便到養心殿去處理國務了。
衲敏抱著五個名字琢磨半天,也沒看出來什麼味道。便喚來三個孩子,跟他們說新名字。弘經得了學名,高興地蹦出去找五哥炫耀。弘琴對這個名字不感冒,主動表示更喜歡寶貝這個小名。跟著哥哥找弘晝玩。等哥哥姐姐們都走了,小十蹭到衲敏腿上,問:“皇阿瑪要給哥哥和我封王嗎?”
衲敏挑眉,“沒有啊?寶寶怎麼會這麼問呢?”
小十伸著小胖手指著“琴”字,說:“琴,下為今,就是當今皇上;今在下方,說明姐姐是皇阿瑪的掌上明珠。上為王,分左右而立,就是兩個王爺,站在姐姐身邊。不就是指我和哥哥嗎?”
衲敏一笑,原來還有這麼個解釋啊!封王也不錯啊。便摩挲摩挲兒子腦袋,“你皇阿瑪如何想的,我不知道。不過,無論如何,我希望,你和你哥哥,都能平平安安的。我已經是中宮皇后了,身份尊貴,好吃的,好玩的,都見過了。不需要你們兄弟再為母親掙誥封,明白嗎?”這孩子,看著憨憨傻傻的,沒想到,對文字還頗有見地啊!待會兒得好好賞賞伺候他的宮人。嗯,就一人給一兩銀子好了。不能再多,多了衲敏自己就該心疼了!
小十看看母親,點點頭,“好吧!只要我和哥哥能平安,我就不鬧!”
衲敏一笑,只當他說孩子話。
又過幾日,小寶六週歲。雍正領著兒子,帶著閨女,接上侄子,率著皇帝儀鑾,浩浩蕩蕩去上書房。領班大學士張廷玉早就率眾人在院子裡候著。見到皇帝一行,急忙叩頭。作為上書房名譽校長兼學生家長,雍正表彰式地發表一番演講。無非是要老師好好授課,要學生好好聽講,好好做作業,完不成任務打手心。又叫上書房行走唸了弟子拜見老師的規矩。教導子侄們好好學習,將來為國爭光云云。最後,給諸位老師按職位,每人發了獎金,鼓勵以及激勵他們多為國家權力中心輸送優秀人才。
入學儀式完畢,小寶與弘曉的上書房生活便正式開始了。每天被滿、蒙、漢三語弄得頭昏腦脹,還得應付三個一百二十遍。
至於寶貝公主,人家完全是來度假兼找人打架的。
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