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2 / 4)

小說:泱泱大唐 作者:中國長城網

大概在半個多時辰後,李靖要召的李道宗、薛萬徹、薛萬均、薛孤兒、蘇定芳等主要將領才先後到齊。因為各部分散的較遠,像行在最前面的蘇定方部距李靖的本部有七十幾里路,派人去召要費不少的時間。

在趁諸將未到之際,李靖也向王易講了他的一些想法。

王易也從李靖所中明白過來,李靖早有分兵出擊的打算,但擔心在與東南方向吐谷渾人馬遭遇時候,兵力處於劣勢的我方人馬會出現不利的局面,因此將主要的兵力放在消滅青海東南方向的吐谷渾軍隊上,在這一帶吐谷渾人未被殲滅之時,暫時不考慮分兵。

此戰最關鍵的戰役有三,一是取青海的門戶庫山,開啟進入青海的通道,二是攻取慕容伏允親領人馬駐守的曼頭山及駐有重兵的牛心堆,三是佔領其國都伏俟城。

這三個目的中,佔領伏俟城,相比較並不是最重要的戰略目的,殲滅庫山與曼頭山、牛心堆的吐谷渾有生軍隊才是最主要的。因為吐谷渾國內占主導地位的鮮卑族人,也是逐草而居的民族,雖然他們以伏俟城為國都,主要的貴族與頭人們都居住在那裡,但他們本質還是與突厥人一樣,是遊牧民族,可以逐草而居,人馬和財產轉移速度很快,連都城都隨時可以遷移。相比較,佔領伏俟城對吐谷渾人心理的打擊遠於長安城被敵人佔領帶給大唐人帶來的打擊。

而斬殺與俘虜吐谷渾人,殲滅其有生力量,才是對我人口數量不多的吐谷渾最致命的打擊,沒有人馬他們無力為戰。庫山、曼頭山、牛心堆一帶集結了吐谷渾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馬,差不多有二十萬作戰人員,坐鎮指揮的是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若是將這二十萬左右的人馬殲滅,將慕容伏允及他手下的眾多名王俘虜或者斬殺,這對吐谷渾人造成的心理打擊才是最大的。

慕容伏允沒有留在伏俟城,而是處在青海東南方向的曼頭山,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看出來,青海東南方向這幾個可以憑險而守的要塞,在吐谷渾人心目中的地位。他們正是寄希望這幾處要塞之地,攔截唐軍的進犯,阻敵與青海之外。

所以李靖也必須要在取得庫山之後,曼頭山、牛心堆一帶戰事無憂之際,才能下決心突襲伏俟城,將吐谷渾最後一點精銳的人馬,就是由天柱王所領的幾萬人馬殲滅。

如今庫山已經被我軍攻取,就在與王易喝酒商議之前,李靖已經接到了前方的軍報,我大軍正在接近這兩處目標地,並將沿途的吐谷渾斥候全部捕獲,吐谷渾人暫時還未發現我大軍的行蹤,差不多現在,那兩處地方的戰事會分頭打響,或者有可能戰事已經進入白熱化中。

李靖完全相信他手下的將領能盡殲那兩處的人馬,所以才有心情與王易喝酒了,順便想考考這位弟子對戰場情況的判斷。

讓李靖很欣喜的是,王易所講的,與他所想的不謀而合,甚至比他想的還要長遠,都考慮到了鼓動慕容順倒戈了。這遠出李靖的意外。李靖對王易越加的刮目相看起來,他為了鼓勵王易,就在王易將判斷都出來後,馬上宣佈召集諸將議事,這是想讓王易明白,他是聽取了王易的意見後,才最終如此決定的。在諸將到齊後,還當著眾將的面,稱讚了一番王易。

王易當然不明白李靖這般心思,當著眾將的面得到李靖的稱讚,讓他非常高興,李靖做出新的決定,更讓他興奮。

李靖宣佈了分兵的決定,他告訴諸將,據各地傳來的情報,青海東南方向的戰事基本無憂,集結在這一帶的吐谷渾最精銳的人馬,很快就會被全殲,因此他所率的本部人馬,及李道宗部,不再向南,而是折向西,直撲吐谷渾的國都伏俟城,要趁伏俟城防守空虛之時,將其取之。

李靖在新的作戰命令中,宣佈所有人馬,輕裝前行,沿青海湖南岸,直向西,到青海湖的那個大凹彎處,距離伏俟城約兩百里地,再分兵。由李道宗和薛萬徹兄弟,率兩萬五千人馬,轉向西面,從西側攻擊駐守在伏俟城外的天柱王所領的吐谷渾軍隊,並且不讓其西逃,而李靖領著薛孤兒、蘇定芳等將所屬人馬,共約一萬五千人,沿著西岸行進,目標直指伏俟城。

此戰的目的,不只要將伏俟城攻取,更主要的是要將天柱王所領的那幾萬人馬全部消滅。

這些年,慕容伏允對天柱王言聽計從,這幾年,吐谷渾常犯我大唐邊關,就是天柱王這位吐谷渾的權臣,鼓動慕容伏允之故。甚至連廢慕容順太子,改立尊王為太子的事,也是天柱王一手策劃的。此人在吐谷渾國內的號召力僅次於慕容伏允,手下人也都是善戰之眾,必須要將其部盡殲,將其人俘虜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