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擊斃。
的伏俟城是駐不下天柱王的數萬人馬的,據所得的情報,天柱王部居於伏俟城西五十里地,李道宗、薛萬徹兄弟的人馬,主要的任務就是攻擊天柱王的人馬,並與李靖親領的人馬左右合擊,殲滅這數萬人,順便取了伏俟城。
李靖宣佈完新的作戰命令後,除了蘇定方和王易諸將都各自去做準備。
李靖在單獨將兩人留下間,宣佈了對他們這兩個弟子的最新安排,王易不再行帥部長史職,而是以郎將身份直接領軍,李靖將他親領的一部人馬約兩千人,交給王易所領,並置於蘇定方部下。
李道宗那部人馬由李道宗總領,薛氏兄弟作為副手,而李靖所領的這部人馬,前鋒軍五千人由蘇定方所領,後軍五千人由薛孤兒所領,其他李靖親領。
也就是從明天開始,王易就不再跟隨在李靖身邊,而是跟在師弟蘇定方邊上,直接領兵了。
還沒來得及恭喜蘇定方在首戰中立下大功的王易,聽到接下來不能時時跟在李靖身邊,很是遺憾,但聽到是跟在蘇定方身邊,又很是高興,歷史上的蘇定方可是他挺敬佩的人物。
這次出征的將領中,除了李靖外,他就蘇定方最熟,他想著這有可能是李靖的特意安排,免得其他人對他這位駙馬爺照顧不周,出現意外。
李靖在細細吩咐兩人一陣後,馬上讓蘇定方先回駐地了,讓王易明日領著人馬,快馬趕上去。
在蘇定方走後,李靖親自帶著王易,去接收臨時交給他的人馬。
王易是右親衛郎將的武職,但這次李靖給他安排的手下也有兩名郎將,這兩名郎將一名叫做王忠,還有一名喚作吳恩,都是原江淮軍舊部的軍官。原本還擔心新交給他的人馬很可能不會聽服於他的王易,在看到這兩名對他和李靖恭敬行禮的部下後,也徹底放心下來。這兩位三十開外的郎將都是他父親的手下,是被大哥王昂招撫來的,他這個王雄誕的二公子,對他們當然有絕對的號召力。
王忠和吳恩手下所領的人馬,有很多都是江淮軍舊部,很有作戰經驗。
王易很感激於李靖這非常特殊的安排,事前他竟然並不知曉,很是驚喜。
李靖在吩咐完事情後,讓王易先熟悉一下軍務,就先回營了。
李靖走後,王忠和吳恩等人擁著王易進到帳裡面,並將手下的主要校尉、旅帥都召集過來,讓他們聽候王易的訓話。王易看到這些軍中的主官,竟然全部都是江淮軍的舊部,他已經明白,這肯定不只是李靖的特意安排,還應該是李世民戰前特別吩咐過的。
想著那位遠在長安的皇帝,王易真的有點感動於他的這位岳父對他這般體貼。
王易在簡單地講了幾句,希望弟兄們跟著他立下軍功,回長安領賞,隨後也宣佈了軍紀。
以往王雄誕所領的江淮軍一向以軍紀嚴明著稱,王易在再次強調軍紀後,所有的主官都齊聲應命,表示唯二公子馬首是瞻,他們會跟著二公子,衝鋒陷陣的。
當晚王易便帶著身邊的近兩百名親衛與手下的軍士住在一塊。
這些親衛都是經歷過戰事的健兒,對行軍打仗很有經驗,他們也以很快的速度,為王易新搭了營帳,並將王易所有用物都取了過來。
作為王易親衛頭目,在江淮軍中威望遠比王忠、吳恩等人高的王復,也揹著王易偷偷去吩咐了其他弟兄們一番,讓他們在戰場上一定要保證二公子的安全。
雜事手下的人都會去處理,王易也樂得安寧,很早就睡了,準備一早拔營出發,與蘇定方會合。
第二天一早王易起身去向李靖告辭時候,卻正遇到了李靖派來傳他的人。
預感到有大事發生的王易,馬上隨著來人快步進到李靖的大帳內。
進帳內的王易看到喜形於色的李靖,忙上前作禮問候,“恩師!是不是有新的戰報傳來了?!”
“正是!”李靖著,將手中兩份戰報交給了王易,“段志玄部、李大亮部趁夜襲擊了曼頭山、牛心堆的吐谷渾大營,吐谷渾人沒有防備,潰不成軍,我大軍正在圍殲吐谷渾潰部的過程中…”
“恩師,真的?”王易接過戰報的手都有點顫抖了,巨大的勝利果然在期待中來臨,曼頭山、牛心堆這兩處青海東南的戰略重地,就如此被我軍偷襲了。
吐谷渾人既然沒有偵知我大軍的行蹤,沒有做出防備,那戰況可想而知,一定是一邊倒的…
第十六章 改變計劃
第十六章改變計劃
王易也開啟戰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