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古裝電視劇裡有這樣的場景:有一個人要出門了,媽媽心疼自己的孩子,或者一個女孩子愛上一個男孩,臨行之際,都要端出一個托盤,托盤上面是一套衣服,衣服上面放著一雙鞋。但是古人是不會這麼幹的。怎麼會這麼放啊?鞋子怎麼能放在衣服上面?又不是手套。它一定是另外一個托盤託一雙鞋,再一個托盤託一身衣服,或者把衣服搭在鞋上。我們現在已經不能理解古人的這種規矩,古人認為帽子是戴在頭上的,鞋是踩在腳下的,是絕對不能把鞋和帽子放在一起的,他們非常講究這些,什麼樣的東西有什麼樣的位置。
今天好多孩子是不注意這一點的,因為他們的衣服都是由父母幫著整理,環境好一點的家裡還有保姆幫著整理,所以他們從小養成了亂扔衣服的習慣,今天找不著帽子,明天找不到鞋子,這個事情很常見。我因為和學生接觸比較多,就發現有個學生平時衣著搭配都很好,規規矩矩的,突然有一天讓你覺得很刺眼,比如說夏天穿了一件比較厚的衣服,或者冬天穿了一件比較薄的衣服,我說怎麼回事?老師,衣服找不著了。那麼在今天,我們房子大了,生活條件好了,衣服也多了,特別是孩子衣服多得不得了,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好像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古人認為這不是藉口,這是一個生活習慣,從小要養成。 。 想看書來
謹之一(4)
古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找不到帽子,找不到需要穿戴的衣服,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件大事。齊桓公有一次喝醉酒了,酒醒以後突然發現帽子沒了。可能齊桓公也只有一頂帽子,古代的國君不像我們想的這樣,或者他丟掉的是國君那頂冠,他只有一頂。一般我們會怎麼辦?帽子掉了嘛,我隨便戴另外一頂帽子出來見人好了,或者我不戴帽子,包塊頭巾。齊桓公不是這樣,他感到巨大的羞恥,三天不上朝,躲起來了,誰找他都找不著。這個時候,各地的饑荒訊息都報上來了,丞相管仲不敢做主,就去找齊桓公。齊桓公因為帽子丟了,誰都不見,覺得很難為情。管仲只好下令,開倉放糧,把糧食自作主張發下去了,老百姓很感謝管仲,認為遇到了一個賢相。後來知道這情況以後,齊國就開始流行一首歌謠:國君啊國君啊,你的帽子何時再丟啊?你丟一次就放一次糧。在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衣裝的整潔,除非是特殊情況,不要去弄汙你的衣服。在古人眼裡,這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在古人眼中,衣帽是否乾淨,穿戴是否整齊,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因此古人往往會透過穿衣戴帽來觀察一個人。那麼,穿衣服和修養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通常人們會從衣著的哪些細節,來觀察一個人呢?
古人極其重視修身。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就是從一雙鞋子的角度去看修身對人的重要性。在《德育古鑑》裡,有一個人叫張瀚,他在都察院任職,都察院好比我們今天的檢察院,很重要的機關,他非常能幹,是個人才。當時的臺長,非常重視他。但是,怕他像有些人那樣,雖很有才華,後來卻走上了歪路,所以就想敲打敲打他。這個臺長,就找了一次張瀚,兩人閒談。他說:哎呀,小張,你真的有才華,非常好。昨天下朝的時候,我碰到一件事情,我走到街上,看見前面有個人抬轎子,我注意到轎伕腳上穿了一雙新鞋子,非常乾淨。從東頭走到西頭,小心翼翼,都挑乾淨的地方走。因為他穿的是新鞋子,所以這個轎子抬著非常穩,鞋也沒弄髒。當他走到西城,拐彎向南走的時候,一不小心,這個鞋子被旁邊飛馳而過的馬車帶起來的泥水給搞髒了,新鞋子一下子變成髒鞋子了。於是這個轎伕,肆無忌憚,到處亂走,專門找泥坑踩,這個轎子越抬越顛簸,我看坐在裡邊的人顛得夠嗆。聽到這,張瀚馬上就說:臺長,我明白了,您是用鞋子來告訴我一個道理,這是修身的要道,一個人千萬不能失足,一旦失足,恐怕就會無所不做。這個故事說明古人絕對不會僅僅把鞋是不是跟腳,是不是乾淨,看做一件不重要的生活小節,他要從中觀察你有沒有一種意識,有沒有一種修養,有沒有一種戒慎戒懼的態度。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拜見一位領導或者拜見一位尊長,最注意的是頭和腳。而過去注意的是戴沒戴帽子,後來大家不戴帽子了,就注意頭髮是不是整齊。所以有一個詞叫“噱頭”,這件事有沒有噱頭啊,這是南方話,但是現在普通話裡也很流行,就是要講頭要弄好。還有一件事情,注意腳,你的鞋是不是乾淨,你的鞋有沒有破個洞。這叫什麼?蹩腳。現在有的時候我們形容一個人做事做得真蹩腳,這個人為人真蹩腳,其實跟腳並沒有關係,也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