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一生坎坷,據說早年應試時曾作《鶴沖天》,其中有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看到後極為不滿,黜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無奈之下,自號〃奉旨填詞〃,流落勾欄瓦肆,混跡歌樓妓館,放浪形骸,作詞自遣。柳永之詞,多用長調,大量運用日常俚語,鋪敘白描,其詞坦蕩真摯,恣縱不羈,自成一格。他的詞多反映下層人民的情感生活和自己流離漂泊的切身感受,因此極受當時人民的喜愛,〃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當年的柳永,真好比是詞界的天皇巨星,如果當時有簡訊投票的話,即使那些公卿士大夫評委們不滿意,他也是當時毫無爭議的詞界第一人。柳永在古典詩詞界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如果要像唐宋八大家那樣評選古今十大詞家,柳永當居其一。
蝶戀花柳永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1140…1207),自幼安,號稼軒,歷城人。其人文武雙全,慷慨磊落,經歷頗富傳奇色彩。在他22歲時,自率義軍2000餘人投奔到耿京的抗金軍中。後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辛棄疾親率50騎兵,直入5萬之眾的金兵大營,將張安國生擒活捉,並綁縛建康處死。辛棄疾一生以復國中興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