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2 / 4)

小說:唐朝小官人 作者:水王

在地,正色道:“臣秦少游,固蒙受陛下厚愛,方有今日,乃至主持天策軍,坐鎮孟津,居廟堂之側,恩祿無雙。臣秦少游對陛下的忠心,可鑑日月。臣更知,當今天下,陛下欽點的太子唯有殿下一人,今固有奸臣賊子進讒言於陛下左右,而使陛下心思動搖,乃至動搖國本,而引發天下猜忌,只是無論如何,在臣眼裡,太子只有殿下,再無他人,臣不敢自居殿下肱骨,卻敢作保,臣對殿下絕無二心它念,殿下若不能克繼大統,自臣以降,天策軍上下,絕不肯坐以待斃,殿下且寬心,此事尚有轉圜的餘地,真到了危難之際,臣固是匹夫,也不過隨殿下血濺五步而已,臣無懼,殿下何懼之有!”

這一番話,鄭重其事,卻幾乎是把秦少游的所有底牌全部露了出來,殿下不能做天子,那麼天策軍,乃至於秦少游,無非是有死而已。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六章:勝券在握

若是在幾日之前,秦少游這種所謂的效忠可以說是毫無意義。

這個世上,自來不看重抬轎子的人,反而講究的是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

從前李顯為太子,固然不是呼風喚雨,卻也算是門庭若市,雖說外戚韋家曾吃過苦頭,可是不要忘了,打擊韋家的崔詧、狄仁傑等,也都是李顯的重要支持者。

某種程度上,秦少游挑撥起來的崔詧和韋氏之爭,分明就是龍門內部之爭,而崔詧等人決定痛下殺手,理由也很簡單,這個人和太子太近了。

這裡頭牽涉到的,是未來李顯朝的格局,是以崔詧為首的文官和門閥光彩照人,還是以韋氏為首的外戚一手遮天,這個矛盾由來已久,而不管他們怎麼爭怎麼鬥,對李顯來說,也不會損失分毫的利益。

可是現在卻是不同,現在的李顯,真是喪家之犬都不如,陛下的決心已定,他的兄弟又掌握了禁軍,重要的支持者狄仁傑下獄,而崔詧固然實力不容小覷,可是莫要忘了,崔詧背後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他絕不可能為了一個李顯而孤注一擲。

李顯是必死的結局。

而秦少游今日的這番話,也可謂是膽大包天到了極點,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有整個天策軍,全部押了上去。

這是一場豪賭,贏了就是通吃,輸了就意味著一無所有。

李顯的人品,顯然還是值得秦少游去冒險的,在歷史上,看韋氏的遭遇就可見一斑,韋氏在李顯登基後,肆意弄權,甚至與武三思若即若離,李顯都容忍了她。假若這只是因為李顯寵幸韋氏,卻又不然,因為李顯生了許多的兒女,其中韋氏所出的並不多,很早之前,他便有許多的嬪妃,完全不可能獨寵韋氏。

其中的原因大抵就是,當年李顯遭難的時候,許多人鳥獸作散,對李顯避之如蛇蠍。也唯有韋氏在他身邊,不斷對他鼓勵,因此李顯曾對韋氏立誓:“如果日後我能重見天日,一定會讓你隨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很明顯,李顯做到了,當然,也正因為如此,才為他的王朝埋下了一個禍根。

秦少游自然不曉得這些典故。可是他相信李顯不會相負,這既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同時也是王琚力勸的結果,當然。秦少游的情感天平也佔據了很大的砝碼。

秦少游這麼一拜,行的乃是臣子謁見君王的大禮,一旁的上官辰嚇了一跳,也跟著拜倒:“殿下乃真龍。上官辰沒有什麼長處,卻願供殿下驅策。”

萬念俱灰的李顯,本已是心亂如麻。沮喪到了極點,他素來懦弱,聞知這個噩耗,早已灰心冷意,他本來等的只是那把懸在頭頂的利劍斬下來,可是現在,他漸漸安心,因為他看到了秦少游臉上的毅然決然,單憑這一點,自己又該害怕什麼呢?

李顯忙是將秦少游攙起,他咬著牙道:“若朕為天子,爾定為上卿。”

上卿二字,出自東州,和現在九卿有很大的不同,這裡的卿,是君王的封臣,是左膀右臂,權柄極大。

李顯的許諾,現在當然誰也不知作準不作準,可是此刻,一個新的聯盟卻已達成。

李顯依舊顯得心事重重,不過比之前的慌亂卻好了許多,到了正午,龍門那邊來了人,卻是將李顯的兒女送了來,韋氏沒有來,不過意思卻很明白,韋氏將繼續留在洛陽,雖然這個女人留在那裡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可是她的存在,彷彿卻是在向全天下人宣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