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1 / 4)

小說:唐朝小官人 作者:水王

韋氏看著這份奏疏,良久,良久,一直都不發一詞。這固然只是許州一地的情況,甚至因為許州距離河南較勁,所以影響較大,其他各州縣,未必就都如許州這般,可是這王穎的‘危言聳聽’,確實是給了韋氏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

她抬眸,看著韋弘敏,韋弘敏臉上滿是憂色。

其他人都沒有看出這份奏疏的可怕之處,唯獨韋弘敏看到了,這也是為何,韋弘敏脫穎而出的原因。

幽幽嘆口氣,韋氏不再理會韋玄貞這些韋氏子弟,她只是看著韋弘敏,道:“弘敏以為,這許州刺史之言,是否言過其實?”

韋弘敏苦笑,道:“只怕這是實情,這件事,臣已暗中命人在附近州縣核實,有些州縣,確實受其影響小一些,可是有一些州縣,甚至比之許州更加嚴重,臣以為,這不是危言聳聽,反而是肺腑之言,許州刺史王穎,是真正的忠臣,若是朝廷不能及時遏住這股風氣,遲早有一日,莫說是我們韋氏,便是朝廷,只怕也要被取而代之了。”

韋氏的臉拉了下來,她現在還沒心思去顧忌什麼朝廷,不過既然關係到了韋氏,那麼就足夠讓她食不甘味,使她不得不正視了。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章:節度使

韋氏的心情,可謂是低落到了極點。

當她還在關心著武則天那個‘妖婦’的時候,韋弘敏的提醒,卻讓她看到了更可怕的事實。

而看了這封奏疏,韋氏才真正知道事態嚴重之處在哪裡。

她憂心忡忡的坐下,良久,道:“那麼……此事真的沒有辦法嗎?”

韋弘敏苦笑,道:“回娘娘,毫無辦法。”

他看韋氏不信,便侃侃而談:“這三個問題,想要解決,唯一的法子,就是朝廷與河南府徹底反目,娘娘直接以天子的名義下旨,定義秦少游為叛賊,商賈為亂黨,太平學為偽學,而後召集天下軍馬前去討伐。如此一來,戰事一起,那些孟津的貨物,就可以被拒之門外,大軍一到洛陽,太平學也可毀於一旦。”

“只是,要定秦少游為叛賊,用什麼理由方能服眾,若是不能服眾,天下人見疑,想要平叛,只怕難上加難。況且秦少游有關東士族支援,一旦指斥秦少游為叛黨,山東士族的子弟充斥朝野,又怎麼會肯聽調?更不必說,河南府還有上皇,假若上皇此時下旨,爭鋒相對,指斥我們韋氏為叛黨呢?到了那時,人心浮動,莫說討賊,便是朝廷內部,也是爭論吵鬧不休,又拿什麼來討賊呢?”

韋氏皺眉,這是沒錯,假若當初沒有武則天,只針對一個秦少游,或許還有機會,而如今,武則天卻安安穩穩的在洛陽宮,討伐秦少游,就等於是討伐武則天,兒子能討伐自己的母親,兒媳能針對自己的婆婆嗎?

她艱難的道:“除了討伐,本宮不信就無計可施。”

韋弘敏苦笑。道:“朝廷即便要制定任何方略,想要阻止這些商賈,只怕都是難上加難,其中最難的地方,還在於地方官吏上頭,娘娘,朝廷若是要禁絕商貿,臣要敢問,那忠心耿耿的許州刺史王穎尚會盡心竭力,可是其他人呢?”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們才不管什麼江山社稷,會顧什麼大局,朝廷若是下了禁令,首先受損的,就是當地的豪族,因為他們的礦石和木料一下子不值一錢了。他們肯幹休嗎?若是不肯干休,少不得要向官府施以影響,當地的官員,難道能漠視他們嗎?即便可以。那些商賈,個個都是腰纏萬貫,他們若是拿出錢財,賄賂當地官府。又當如何?”

“臣幾乎可以預想,一旦朝廷下了禁令,這禁令,最終也會變成一紙空文罷了。反而會使朝廷招致不少的苛責。”

財帛動人心,秦少游是靠利益去鼓動別人,是靠真金白銀去‘GOU搭’別人。可是朝廷呢,卻想憑著禁令去使喚那些人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這簡直就是笑話。

韋氏對此深以為然,人性本自私,她豈會不明白。

韋氏禁不住道:“若是如此,豈不是說咱們韋家必敗無疑嗎?弘敏,事情真的壞到了這個地步,連最後一點良方都沒有?”

韋弘敏深深的看了韋氏一眼,他心裡只是嘆息,表面上看,韋家確實是強大無比,而事實上,也只有他自己深知,朝廷固然高大,可是和神策府相比,卻是個百病纏身的垂暮老人罷了。

他咬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