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大義,不過……憑什麼為你拼命?
這些人,顯然對於廟堂上的一些人更加油滑的多,他們如今已成了大唐王朝真正的食利者,一切的考量,已是自己的領地了。
不過……也有一些人,是堅決反二皇子的,當初韋氏分封之時,其中韋家的子弟,成為都督的有**人之多,這自然是為了遏制秦少游的考量,同時也有藉此機會,借殼上市,讓韋家從中牟利的心思在。
這些人,自然是無法蛇鼠兩端的,他們絕無可能得到二皇子的‘原諒’,既然秦少游要反韋,反的自然就是自己,這個時候……自然是響應朝廷號召,驅趕了秦少游派來的使者,一副勢不兩立的樣子。
尤其是河南府之南的威武三鎮,他們佔據許州、淮南一帶,與楚地的幾個韋家都督們聯合起來,厲兵秣馬,大有一副為王先驅的氣氛在。
威武鎮都督韋陳亮乃是韋氏的堂兄,封地便在土地肥沃的許州,此時已是四處提兵,大有整合其他各鎮韋家諸侯,北伐洛陽的意思。
如今……已經聚了十萬精兵,除此之外,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參與,此人頗為囂張,屢屢讓小規模的兵馬侵犯河南府的邊境,襲擊商隊。
這種襲擾,顯然只是開胃菜,好在他也沒有瘋,雖然不斷襲擾,卻是不派兵全力出擊,他的自信只是來源於魏王的絕大多數兵力都用在了堤防函谷關的官軍方面,實在分身乏術,根本就無法兩面作戰。
至於主動出擊,當真去襲洛陽,他卻沒有太多的把握,倒是面對這種襲擾,秦少游的態度,反而讓他有點兒得意了。
秦少游沒有動怒,而是隔三差五的派出了使者,宣明瞭二皇子的政策,無非還是老生常談,二皇子殿下只為兄弟報仇,目標只有韋后一人,至於韋家其他人,絕不針對,希望幾位都督能夠棄暗投明,等到二皇子克繼大統,韋家恩榮必定勝於今夕。
韋陳亮聽了只是覺得好笑,這種鬼話他怎麼會信,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韋后沒了,韋家就是滅頂之災,這個道理,誰不明白?偏偏秦少游和李重福二人,居然還在玩這樣粗劣的把戲,真把人當做是傻子嗎?他是決計不可能與秦少游媾和的,這秦少游和李重福,是在白費功夫。
不過……秦少游的低姿態,卻還是讓齊聚於許州的各都督精神一震,很明顯,秦少游未必就是想要和他們媾和,想必是無法分身作戰,想把所有的精力用於朝廷,所以才用這樣的緩兵之計,無非是想要穩住許州方面的聯軍,藉此全力西進,以圖一鼓而破長安。
如此說來,秦少游不但要分兵把守他的河南府以及三十餘州百來個縣,以防周圍的諸侯侵吞和兼併他的領地,同時又要集結大軍,與朝廷對峙,顯然許州的聯軍,他是窮於應付的,或者說……他明知道媾和的可能微乎其微,卻依然不斷在嘗試,這就說明,他確實是沒有辦法了。
如此一來,秦少游的心思,給了韋家的都督們極大的鼓舞,便是連幾個猶豫著的韋家遠親,這時候也似乎下定了決心,直接發兵來援,越來越多的大軍開始聚集起來,韋陳亮倒是不急於決戰,反而是慢慢的積攢著實力,同時加大了對秦少游的襲擾力度,一封封奏疏,也往長安方向去,目的不言自明,這是希望朝廷能夠抽調更多的軍馬,能夠牽制更多‘叛軍’。
………………………………………………………………………………………………………………………………………………
全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八章:強攻
韋陳亮打的如意算盤,倒也說的過去。
其實無非是讓秦少游顧此失彼罷了。
他固然沒有膽量和秦少游一決高下,卻存著趁火打劫的心思。
秦少游與兩個方靜和王方翼,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這樣的勢態下去,顯然使秦少游處於被動的地位,兩面作戰,是極為不智的,現在各方的諸侯態度都是曖昧不清,顯然是在觀望風向,如今秦少游與朝廷已經徹底的反目,那麼接下來,已經對許多商賈造成了不少的傷害,畢竟函谷關已經封鎖,原本對關中的貿易已經切斷,而且其他韋家各鎮,對於神策府的商賈,也顯露出了不歡迎的姿態,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緩解這個壓力。至少需要秦少游消滅一個方向的敵人。
可是想要消滅,又談何容易。
眼下雖然秦少游有精兵二十餘萬,可是三十餘州,百餘個縣,怎麼可能不留駐兵馬,現在可是亂世,周遭那些沒有表態的諸侯們別看現在老實,可是一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