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3 / 4)

活著。這真是令人飄飄然的感覺,你也來試試看?”這恐怕沒人相信。

好,我們退一步,貓不會說話,那麼我們把一個會說話的人放入箱子裡面去。當然,這聽起來有點殘忍,似乎是納粹的毒氣集中營,不過我們只是在想象中進行而已。這個人如果能生還,他會那樣說嗎?顯然不會,他肯定無比堅定地宣稱,自己從頭到尾都活得好好的,根本沒有什麼半生半死的狀態出現。可是,這次不同了,因為他自己已經是一個觀察者了啊!他在箱子裡不斷觀察自己的狀態,從而不停地觸動自己的波函式坍縮,我們把一個觀測者放進了箱子裡!

可是,奇怪,為什麼我們對貓就不能這樣說呢?貓也在不停觀察著自己啊。貓和人有什麼不同呢?難道區別就在於一個可以出來憤怒地反駁量子論的論調,一個只能“喵喵”

叫嗎?令我們吃驚的是,這的確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分別!人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存活,而貓不能,換句話說,人有能力“測量”自己活著與否,而貓不能!人有一樣貓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意識”!因此,人能夠測量自己的波函式使其坍縮,而貓無能為力,只能停留在死/活疊加任其發展的波函式中。

意識!這個字眼出現在物理學中真是難以想象。如果它還出自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口,是不是令人暈眩不已?難道,這世界真的已經改變了麼?

半死半活的“薛定諤的貓”是科學史上著名的怪異形象之一,和它同列名人堂的也許還有芝諾的那隻永遠追不上的烏龜,拉普拉斯的那位無所不知從而預言一切的老智者,麥克斯韋的那個機智地控制出入口,以致快慢分子逐漸分離,系統熵為之倒流的妖精,被相對論搞得頭昏腦漲,分不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的那對雙生子,等等等等。薛定諤的貓在大眾中也十分受歡迎,常常出現在劇本,漫畫和音樂中,雖然比不上同胞garfield或者tom,也算是有點人氣。有意思的是,它常常和“巴甫洛夫的狗”作為搭檔一唱一和出現。它最長臉的一次大概是被“恐懼之淚”(tearsforfears),這個在80年代紅極一時的樂隊作為一首歌的標題演唱,雖然歌詞是“薛定諤的貓死在了這個世界”。

飯後閒話:海森堡和德國原子彈計劃(五)

《哥本哈根》一劇於1998年5月21日於倫敦皇家劇院首演,隨後進軍法國和百老匯,引起轟動,囊括了包括英國標準晚報獎(eveningstandard),法國莫里哀戲劇獎和美國東尼獎等一系列殊榮。劇本描寫玻爾和夫人瑪格麗特,還有海森堡三人在死後重聚在某個時空,不斷地回首前塵往世,追尋1941年會面的前因後果。時空維度的錯亂,從各個角度對前生的探尋,簡潔卻富予深意的對話,平淡到極點的佈景,把氣氛塑造得迷離惝恍,如夢如幻,從戲劇角度說極其出色,得到好評如潮。後來pbs又把它改編成電視劇播出,獲得的成功是巨大的。

但thomaspowers《海森堡的戰爭》一書的命運卻大相徑庭。甚至早在《哥》劇大紅大紫之前,它便開始被許多歷史學家所批評,一時間在各種學術期刊上幾乎成為眾矢之的。因為對farmhalltranscript稍加深入的研究很快就表明事實完全和powers說的不一樣。海森堡的主要傳記作者cassidy在為nature雜誌寫的書評裡說:“……該作者在研究中過於膚淺,對材料的處理又過於帶有偏見,以致於他的精心論證一點也不令人信服。

(naturev363)”而science雜誌的評論則說:“這本書,就像鈾的臨界質量一樣,需要特別小心地對待。(sciencev259)”紐約大學的paulforman在《美國曆史評論》雜誌上說:“(這本書)更適合做一本小說,而不是學術著作。”他統計說在英美的評論者中,大約3/5的人完全不相信powers的話,1/5的人認為他不那麼具有說服力,只有1/5傾向於贊同他的說法。

而在1998年出版的《海森堡與納粹原子彈計劃》一書中,歷史學家paulrose大約是過於義憤填膺,用了許多在學者中少見的尖刻詞語來評價powers的這本書,諸如“徹頭徹尾虛假的(entirelybogus)”、‘幻想(fantasy)”、“學術上的災難(scholarlydisaster)”、“臃腫的(elephantine)”……等等。

ok,不管人們怎麼說,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海森堡宣稱的一切。首先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的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