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對於德國物理學的一種極其的自負,這種態度是如此明顯,以致後來一位德國教授評論時都說:“我真不敢相信他們竟能有如此傲慢的態度。”海森堡大約是死也不肯承認德國人在理論上“技不如人”的了,他說直到1942年雙方的進展還“基本相當”
,這本身就很奇怪。盟國方面在1942年已經對原子彈的製造有了非常清楚的概念,他們明確地知道正確的臨界質量引數,他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實驗得到了充分的相關資料。到了1942年12月,費米已經在芝加哥大學的網球場房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可控反應堆,而德國直到戰爭結束也只在這方面得到了有限的進展。一旦萬事具備,曼哈頓計劃啟動,在盟國方面整個工程就可以順利地上馬進行,而德國方面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海森堡的這種驕傲心理是明顯的,當然這不是什麼壞事,但似乎能夠使我們更好地揣摩他的心理。當廣島的訊息傳來,眾人都陷入震驚。沒心計的哈恩對海森堡說:“你只是一個二流人物,不如捲鋪蓋回家吧。”而且……前後說了兩次。海森堡要是可以容忍“二流”,那也不是海森堡了。
早在1938年,海森堡因為不肯放棄教授所謂“猶太物理學”而被黨衛軍報紙稱為“白猶太人”,他馬上透過私人關係找到希姆萊要求澄清,甚至做好了離國的準備。海森堡對索末菲說:“你知道離開德國對我來說是痛苦的事情,不是萬不得已我不會這樣做。但是,我也沒有興趣在這裡做一個二等公民。”海森堡對個人榮譽還是很看重的。
但是,一流的海森堡卻在計算中犯了一個末流,甚至不入流的錯誤,直接導致了德國對臨界質量的誇大估計。這個低階錯誤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