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論:
“比興”說
孔穎達《毛詩正義》:“比者,比方於物。興者,託事於物。……比之於興,雖同是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故比居興先也。”
鍾嶸《詩品序》:“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劉勰《文心雕龍》:“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
朱熹《詩集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比是明喻,興其實是暗喻。
“虛靜”說
老子《道德經》裡最早提出“虛靜”:“致虛極,守靜篤”
莊子《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的“坐忘”就是“虛靜”。莊子認為只有達到虛靜,才能自由地進行審美觀照。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神思”說
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其致也,情瞳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遊。”
“滋味”說
鍾嶸最早以“滋味”論詩:“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理過其辭,淡乎寡味”。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文之難,而詩之難尤難。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為辨於味,而後可以言詩也。江嶺之南,凡足資於適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於酸而已;若鹺,非不鹹也,止於鹹而已。華之人以充飢而遽輟者,知其鹹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物感”說
《毛詩大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陸機《文賦》:“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鍾嶸《詩品》:“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
“妙悟”說
“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嚴羽:《滄浪詩話》
“童心”說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李贄:《焚書》卷三《童心說》
“性靈”說
袁枚《隨園詩話》:“詩者,人之性情也。”“詩難其真也,有性情而後真”,“詩者,心之聲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說
王士禛提倡□□說,要求詩歌“天然澄淡”、“風□□致”,“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強調“興會神到”、“得意忘言”。
“出入”說
王國維《人間詞話》:“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西方文論:亞理斯多德“淨化”說、立普斯“移情”說、弗洛伊德“無意識昇華”說、榮格“原型”說、“投射”說、克羅齊“直覺”說
3、文學社會學
孟子“知人論世”說
丹納三因素說:丹納在《英國文學史》序言、《藝術哲學》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學創作決定於種族、環境和時代三種因素的理論。
4、文學符號學
5、文學價值學
6、文學資訊學
7、文學文化學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誕生和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主要理論來源
德國古典美學和文論
1、康德
18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主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