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幾次後,太宗皇帝都能在太祖皇帝外出征戰時,將京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劉娥看了眼趙禎,繼續道:“自那之後,你皇祖父就掌握了一定的兵權,後來又被委任開封府尹。你也知道自前朝開始,到你父皇那一輩,只要是皇子擔任,基本上就是皇儲。”
太宗先是掌握兵權,後又涉及政權。
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在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那夜,太祖皇帝宣太宗皇帝入宮吃酒。
怎料第二日清晨,就傳出太祖皇帝駕崩的訊息,二十一日,當時是晉王的趙光義火速繼位。
“這中間有什麼,怕是隻有太宗皇帝自己知曉了。自那時候,這皇位就是在你這一脈。不過我認識你父皇的時候,太祖皇帝的孫子趙惟吉就曾聯絡朝臣,要太宗皇帝將皇位歸還他那一脈。”
如今趙惟吉的兒子發動這場兵變,怕也是這個原因。
趙禎點頭。
正是因為趙守廉供認不諱,在三司會審的時候,喊著歸還皇位,他才會來這裡。
“你也不必多想,如今的江山在你的治理之下,越來越好,這天下的百姓對誰坐皇位其實不關心,只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就行。如果陛下有顧慮,不妨讓天下的百姓去選,是讓皇位迴歸到太祖皇帝那一脈,還是由你繼續當這個皇帝。”
劉娥說的很慢。
趙禎每個字都聽進去了。
他不得不佩服她的格局與膽量。
讓天下百姓去選麼!
從京都別院回宮,趙禎又在天章閣呆了一天,翌日恢復上朝。
能想到,等會朝堂上會就這趙守廉一事吵成什麼樣子。
果不其然,第二天在朝堂上,朝堂的大臣與大嘴長舌婦也沒什麼區別。
吵的那叫一個難看,甚至有幾個直接廝打起來。
趙禎內心十分淡定,不過面上還是十分惱怒:“你們是朝中大臣,怎可如粗鄙婦人一般,荒唐。來人,將他們拉下去,各打十大板子,漲漲記性。”
“陛下,陛下恕罪,我們也是為了……”
“為了什麼朕心裡清楚的很。”
趙禎冷眼看著大打出手的幾人,站起身來道:“你們不是想知道朕想怎麼處置趙守廉嗎。好,現在朕就宣佈將這次起兵一事的真相公之於眾,讓天下的百姓去評判。如果,百姓覺得朕應該退位,那朕便將這個皇位給他。”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啊!”
“陛下……”
朝臣嘩啦啦的跪倒一片,都叫著讓陛下三思。
“朕心意已決,三日後就在宣德門外,由三司公開審理趙守廉,讓圍觀的百姓暢所欲言。”
十二月十二日,宣德門外。
得到訊息的百姓天不亮就來了,曾勝己帶著將近一千的宿衛軍在宣德門維持秩序。
只允許排在前面的六百名百姓進去,其他的就都得在宣德門外等著。
沒讓百姓等多久。
身穿紅色朝服的趙禎坐著龍攆來到宣德門。
“臣(草民)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許多百姓是第一次得見聖顏,十分激動。
這幾年國力日盛,徭役一年比一年輕,他們的日子好過的多呢!
刑部尚書李及之看了陛下,見陛下點頭,於是大聲道:“將犯人趙守廉帶上來。”
說完後在趙禎前面不遠的位置坐下。
御史中丞王拱辰和大理寺現在的主理人趙禎臨時讓渤海郡公顧卿爵擔任,他們兩人一左一右坐在李及之邊上。
趙守廉被押上來,看著並無狼狽。因為趙禎特意通知刑部,不可虐待。
趙守廉很不服氣的站在那兒。
但他身後的百姓忍不住了,苦無手上沒有砸人的東西,只能光吐口水。
可口水能吐多遠。
不少都吐在現在維持秩序的宿衛軍身上。
好,既然不能吐口水,罵他總行了吧。
“就是這個人造反,一個晚上死了多少人,到現在街上的血都還沒有擦乾淨了。”
“聽說他是皇室子弟,呸,就他這樣自私自利,不顧百姓死活的人,也配坐上那個位置。”
“可不是,我聽說啊,還有不少人跟隨呢。”
“都死了才好,可把我們給害苦了,我家那口子回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