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3 / 4)

小說:鳳凰面具 作者:那年夏天

一小時後,摩的把他們送到另一處街口,江城醫院就在不遠處。

祝童與曲奇圍著江城醫院轉了兩圈,才在相對僻靜的江邊找一塊相對平坦的黑暗處坐下,默默注視著江城醫院的大樓,他需要仔細考慮一下今後的行至。

江風夾雜著土腥味撲面而來,暮春時節重慶的氣候悶熱。但在凌晨時分,嘉陵江的風仍有些微寒。

祝雲曾建議他們在弘法寺休息一夜,到明天清晨再走。

祝童沒有點頭,他要儘快趕到江城醫院,趁黑夜熟悉環境,找到個隱身的地方。

與重慶別的建築一樣,礙於地形地勢,江城醫院也是依山而建。主建築是兩座十八層的聯體高樓,分別是門診大樓和住院部,周圍零散分佈著四、五座不超過四層的附屬建築。葉兒就在左邊住院部大樓的十二層的一間病房裡。

因為時間緊的緣故,秦可強帶來的資料不多,祝童只知道十二層是精神科病房。

十二樓,祝童的目光找到那個樓層,一個視窗一個視窗看去。葉兒會在哪扇窗戶後面?她現在還好嗎?

祝童能感覺到葉兒,他們之間的直線距離不會超過二百米。

難道葉兒是裝瘋?祝童搖搖頭,葉兒不懂得逃避。可是,至少在將她交給黃海之前,祝童能確定葉兒只是受了驚嚇,沒有精神時常的危險。

身邊響起鼾聲,不用看也知道,曲奇睡著了。

今天發生了太多的事,實在是太累了,可是祝童卻毫無睡意。

對岸的燈火輝煌倒映在江面上,朦朦朧朧的在水中重疊、跳躍、延展;頭頂處是一所破舊的公寓樓,時而會傳來幾絲人聲。

祝童想明白了,脫下外衣披在曲奇身上,悄悄離開了江岸。

曲奇睜開眼,天已經亮了。他第一眼看到江面在初升的太陽照耀下,波光粼粼,就像一塊浮動的綢緞,一時心情大好。

接著就發現祝童不見了,身邊土地上刻畫著幾個符號。

曲奇吃力的辯讀著,祝童讓他返回弘法寺。

江城醫院不遠處有個農貿市場,每天清晨,商販們把新鮮蔬菜和雞鴨魚肉等貨物帶來,為附近居民、餐廳飯店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務。

與別的城市不一樣,重慶山高坡陡的地形催生出一種特殊的群體:棒棒大軍。

他們或許衣衫襤褸,賴以謀生的工具只是一根堅韌的竹棒,一條結識的繩索,還有就是一身似乎用不完的力氣了。

重慶人是幸福而滋潤的,比別的地方的人更知道愛惜自己。他們如果感覺手裡的東西略微沉重,哪怕只是一兜菜蔬一箱水果,只需招呼一聲“棒棒”,馬上就會有人滿臉笑容的跑來代勞。而他們付出的報酬不過三、兩元錢而已。

棒棒幾乎都是來自重慶周圍山區的農民,山多田地少,土地裡的出產已經不足以養活他們及家人孩子,他們卑微的活在這個繁華的都市,靠出賣自己的體力維繫著生存的希望。

田家徽還不到三十歲,但他的腰板已略顯佝僂。他在這片地方已有七年了,熟悉周圍的每條高低錯落巷子,每個居民區,;田家徽更熟悉的是自己的同伴棒棒們。

棒棒們已在這座山城生活了幾十年,他們見證了重慶的飛速發展,也逐漸形成了一些只有棒棒才明白的規矩。當然,你也可以把這些規矩稱之為文化或約定成俗的習慣。

集貿市場與車站都是棒棒們的風水寶地,在江城醫院附近的集貿市場討生活棒棒多是田家徽的同鄉,或者親朋好友。這個群體常年保持在一百人左右,多了,大家都會感覺到活不好找;少了,似乎又太忙了一些。那樣的話,難免會引來別的棒棒。

可是今天,田家徽發現附近多了兩個棒棒,其中一個個棒棒好像還是個啞巴。

田家徽覺得,他們不是普通的棒棒。

棒棒生活艱辛而又收入微薄,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生意地盤,相互間有競爭或爭吵,但很少出現動手打架的情況。遇到不懂規矩的外來者,只要上去說一聲這片地方有人了,對方多會很識趣的離開。

田家徽曾經做過村幹部,屬於能說會道見過世面的,在這個群體內就擔負起對外工作,其中就包括與外來者談判。

可是這次,田家徽在他們周圍逡巡良久,也沒拿定主意是不是該去讓外來者離開。

在他看來,兩個外來者雖然衣著、外表和行頭很像棒棒,但他們身上沒有棒棒所特有的氣息。他們的神情中沒有面對城市的卑微,沒有躊躇和焦慮,眼神也沒有四處尋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