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局,鑑定結果出來了。我還有重大發現!”劉浩再次激動,他說,“三顆彈頭,同屬一支槍射出的。”
“噢!”
刑警老文在凌厲命案現場找到那顆彈頭送到法醫面前,劉浩將它同青蘋果酒店提取的彈頭及從小慧顱內取出的彈頭做比較,證明了姚劍的推測,兩起命案使用同一支槍。
“是‘公安’式手槍。”劉浩說。
姚劍面目表情嚴肅,“公安”式手槍的結論出來,公安局長的心裡十分不平靜。兇手使用警用槍支作案,其性質更加惡劣,訊息傳出,會造成更大的負面社會影響。他的擔心不僅限於此,“公安”式手槍哪裡來?兩個可能,罪犯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手槍,再一個可能是警察作案,後者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還有更可惡的。”劉浩說。
姚劍本來翻騰的心,再次強烈地翻騰,快翻騰到了嗓子眼。
“兇手使用了毒彈,罕見的手法。”
毒彈?迄今為止發生的槍擊案,還沒聽說有人使用毒彈。普通一枚子彈足以使脆弱的生命花瓣凋零,用不著毒彈類。假若使用毒彈,目的非常顯見,必置受害者於死地。
“什麼毒彈?”姚劍問。
“舊社會特工使用的方法,時間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汪偽、軍統特工暗殺使用毒彈。”劉浩說。
據史料記載:1939年12月12日,汪偽特工總部下達了暗殺上海中共地下黨員茅麗英的命令,為將她斃命,特務使用了自制的毒彈。殺手林之江攜左輪手槍,晚上尾隨茅麗英,向她射出三顆子彈。其實三顆子彈並沒擊中要害,兩顆打中腿部,一顆穿過小腸。一般情況下,切去一節小腸也就沒事了,然而3天后茅麗英去世,原因是特務使用了毒彈。
這種毒彈製作極簡單,特務在彈頭上劃開十字,將彈頭在大蒜汁內浸泡,此子彈便其毒無比。
“子彈入體後,大蒜和鉛加熱後起化學反應產生劇毒。”劉浩講了毒彈的原理和厲害,說,“不管擊中哪個部位,只要入體,都活不成。”
如此說來,兩起命案大大超出普通刑案範圍,作案者事先經過精心策劃,陡下重手。
“我做法醫以來,第一次遇到毒彈案。”劉浩說。
別說劉浩,在公安戰線工作近30年的姚劍也第一次聽說,以前聞所未聞。用毒彈殺人,全國實屬罕見!
“劉浩,你帶彈頭準備進京。”姚劍做了劉浩去北京的安排,交給他兩項任務:請專家和權威部門對毒彈做出進一步鑑定,確定3顆子彈是同一枝槍所發。
“是!”
“發現毒彈的訊息暫不要講,你去北京也秘密走,對家人只說去出差。”姚劍叮囑。
“我明白,姚局。”
“一旦有結果,立即打電話回來。”姚劍說。
劉浩當日乘飛機進京。
姚劍這樣做是為穩重起見,他的大腦迅速閃過一道嚴酷的式子:警槍=警察=犯罪。如果此式子成立,井東市就出大事啦!事實上,兩起命案發生後,他馬上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井東裹著厚厚的濃霧……在刑偵人員調動上,姚劍周密排程。誰誰在哪個專案組,具體任務都考慮到了。兩個專案組之外,還有組外特別行動人員,接受他直接領導,有時和專案組工作交叉,大部分時間是獨立執行局長命令,老文就屬這類人。
老文去追黃毛也處於半保密狀態,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只少數人知道。姚劍有選擇地將老文的行動透露給他認為有必要知道的人。於是,張國華知道,柳雪飛也知道。
第一部 第十八節(2)
柳雪飛駕車去找一個已經先更名後撤消的派出所,物是人非,時間過去那麼久,老地方——老胡同裡,連派出所的痕跡都不存在。
“派出所?這裡有派出所?”被問者搖頭。
“黃泥坑派出所。”柳雪飛說,他要找這個派出所的目的是找人,那個曾經當過戶籍警察的人住在原黃泥坑派出所的後院,找不到黃泥坑後院就找不到要找的人。
“沒聽說,黃泥坑派出所沒有。”又一個人說。
“怎麼會沒有?派出所應該有。”柳雪飛望眼近處的一棟老式住宅樓,說。
“你找誰吧?”一位自稱在此地住了多年的人主動上前搭訕,說,“這兒住的人我認識多啦。”
“蒲松齡。”柳雪飛說。
“呃,蒲松齡,還國民黨。”那個人猛然醒悟:“國民黨是蒲松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