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雙拳難敵四手,既與女證爭鋒,又如何還同時與雲家作戰?此戰未戰便已先敗。而今一而再再而三的戰敗,原本可以與雲錚和議的情況已然變化,若是雲錚得勢不饒人,則我大遼頓陷危局……”
殿內眾臣皆無言以對,蕭太后便繼續道:“為今之計,唯有懲辦主戰元兇,求得雲錚諒解,同時答應雲錚的要求,同意出嫁瓊花郡主與其聯姻,則我大遼與雲氏頓成姻親之好,罷兵休戰才有希望。”
後族一派的眾臣聽後,立即紛紛上前,稱頌太后英明。皇帝看了看自己的母親,甕聲甕氣問道:“母后,若是我大遼如此退讓之後,雲錚仍然不肯善罷甘休,那又如何?”
蕭太后反問道:“雲錚要我大遼割讓西京道與中京道,我等眼下已成危局,若是答應這兩條,或許雲錚尚且可以通融。”
皇帝有些怒氣閃過,看著自己的母后,道:“如此朕便要做一個守衛不住疆土的皇帝了。”
蕭太后也有些怒意,盯著他反問:“那麼現在皇帝就能守得住疆土了?”
皇帝語塞,卻仍然不忿:“朕可以遷都再戰!”
蕭太后冷笑:“遷都再戰?皇兒你可知道,我大遼的軍餉早已發不出來了,眼下我大遼所用之軍餉軍糧,還是上個月雲家送來的魏錢所購。哀家聽說如今米價上漲,其餘物品的價格似乎也在上漲,我大遼原本就不富足,如此一來豈不是更困窘不堪?而與雲家繼續作戰,難道皇兒你還指望雲家能提供這些軍餉嗎?一旦他們斷了這錢,我等去哪裡弄這麼多軍餉去給前線將士?屆時前線四十多萬大軍沒了飯吃,若是出了什麼亂子……皇兒,你可對得起你父皇?對得起我大遼祖宗?”
皇帝牙齒咬得咯咯直響,卻是再也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
蕭太后便道:“若是皇帝再無異議,就按哀家的意思辦吧。諸位卿家,眼下正是我大遼應該精誠團結之際,若非如此,不足以面對如今危局。……傳哀家旨意,冊封瓊花郡主蕭芷瓊為瓊花公主。”
“北院大王,你且選五千精銳,護送瓊花公主南下中京與雲少帥會晤。並且,要儘快與雲少帥達成和議。”
蕭天佐上前一步:“臣遵旨。”
蕭太后點點頭,又道:“北院大王,你此去責任重大,不僅要讓雲家撤兵,而且一定要讓他們繼續為我大遼提供援助……另外,若是能少割一些地方,你也要盡力爭取。”
蕭天佐悵然點頭:“臣知道了,臣一定盡力而為。”
卷五 千軍萬馬避白袍 第19章 秦晉之好(一)
中國古代一直就存在著一種傳統,叫做“和親”。提起“和親”,有一句古老的祝福人結為夫妻的話,叫做“永結秦晉之好”,這“秦晉之好”,就是“和親”的產物。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你爭我奪,似乎永無寧日,不論是歃血盟誓,還是別的什麼辦法,都不能保證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在黔驢技窮之際,聰明人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把您的國君的女兒姐妹嫁給我的國君,把我的國君的姐妹女兒嫁給您的國君,大家連絡有親,相互扯緊裙帶,大概就不會打架了。尤其到了下一代,那就更妙了,您的國君把我的國君叫姥爺,我的國君把您的國君叫外公,那就更打不起來了。於是,春秋混戰之際,秦國和晉國這兩個緊挨著的國家就和起親來,互嫁姐妹女兒,不讓對方擴張的野心害自己,要永結“秦晉之好”。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秦、晉兩個國家是春秋時期打得最為激烈的冤家之一。這下子可就熱鬧了,國君的妻子成天跟在國君的後頭抹眼流淚地哭鬧,或是要求放了她的弟弟,或是要求救救她的哥哥,這裙帶真是擰得七彎八拐,哪裡還有一點親情的味道。如果要從“秦晉之好”這一成語的事實來想問題,那麼,以此來祝福男女好合,簡直無異於詛咒。
諸侯國之間和親靠不住,皇帝和大臣“和親”能否靠得住呢?那就更未必了。在一統天下的時候,皇帝有許多女兒,但皇帝卻只有一個,因此,皇帝的女兒們只有嫁到大臣的家裡,皇帝也把女兒當作籠絡大臣的一種手段,但是皇帝照樣不相信大臣,大臣也照樣造反。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中國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功臣被戮,也不會有權臣造反了。看來,裙帶畢竟是裙帶,以裙帶的柔弱去縛那充滿慾望的權力之手,是無論如何也縛不牢的。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和親”可以算是一朵獨特的“奇葩”,蘊含著中原皇室的幾多無奈,幾多屈辱。可以想象,一個泱泱大國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當,這是何等地卑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