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2 / 4)

小說:極品少帥 作者:低訴

 第9章 丹青妙筆,月舞雲袖

“可以自然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郡主殿下想如何舞文弄墨、賞月吟風,殿下不妨明示,雲錚也好盡一盡地主之誼呀。”雲錚呵呵笑道。

蕭芷瓊一聽,眼睛笑成兩道月牙兒,嘻嘻地道:“雲少帥的文才武功,早已是天下聞名的了,芷瓊也曾有幸見識過一二,今日良辰美景,武功這一道自然是不必的,文才嘛……也不著急……芷瓊想來想去,卻想到兩件雅事,是雲少帥還沒有在芷瓊面前露過手的,不知道今天可有這際遇見識一番呢?”

雲錚呵呵一笑:“卻不知是哪兩樁事?”

蕭芷瓊伸出兩根手指:“這兩樁事,有一樁雲少帥已經名聲在外,另外一樁卻是尚未有人提到過。名聲在外者,乃是音律,尚未聞達天下者,卻是丹青之術……雲少帥該不會叫芷瓊失望吧?”

雲錚心頭一怔,心說音律這個事情倒也罷了,咱腦袋裡還有不少存貨,不怕給人揭穿。可是這丹青之術就不是開玩笑的了,這個可是要親自動手示範才行的,可自己當初雖然小時候也在家裡人的逼迫下學過一點美術,可那玩意都是素描一類的,跟這大魏的畫風可是完全不同。大魏的畫,按照後世的看法,叫國畫。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這個東西要畫好,不是一般的難。

雲錚穿越前學的,屬於後世常見的西方素描,強調的是對結構的理解,主要表現在於線條勾勒。然而國畫其實一樣也強調作畫者對結構的理解,不瞭解結構而去憑所謂的“感覺”作畫,往往只能是錯漏百出。例如國畫人物中,衣紋的穿插,要畫形象,就首先要理解衣紋的結構;國畫中的花鳥畫,如果你不瞭解花朵、鳥兒的構造(結構),同樣是不可能畫好的。後世的國畫大師齊白石畫蝦子,齊白石他在畫蝦子前,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觀察活蝦子的結構和神態,家裡養著N多蝦子,每天觀察。不要以為齊白石那生動的蝦子,隨便就能畫出,而大師徐悲鴻為了畫好奔馬,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研究馬的結構和神態。有些人以為國畫只強調意境而忽略形態,那是很扯淡的。

既然國畫咱水準不怎樣,那就揚長避短,畫素描!不過……雲錚皺了皺眉,沒鉛筆怎麼辦?

他忽然靈機一動,對旁邊的侍女道:“畫舫有廚房,裡面有木炭吧?這樣,你去拿一些細長一點的炭條過來。”

那侍女雖然不明白這位翩翩公子要木炭做什麼,但“顧客就是上帝”,立即轉身去了。

蕭芷瓊和北山無雪都有些意外,不知道雲錚要木炭做什麼。北山無雪心中雖然疑惑,但她算是見雲錚“作怪”多了的,也沒有說話,只是打算看看他究竟又有什麼鬼主意。蕭芷瓊卻是忍不住疑惑:“要木炭條做什麼?”

雲錚神秘一笑:“畫畫兒。”

蕭芷瓊訝然:“畫畫?用木炭條?”

雲錚嘿嘿一笑:“當然,就用木炭條。”

“木炭條怎麼畫畫?”蕭芷瓊大為驚奇。

雲錚道:“畫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鳥,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幹、溼,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但是不管怎麼分,歸根結底,在造型上都是不拘於表面的肖似,而講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之似’的,對不對?”

蕭芷瓊出身蕭家後族,遼國後族是尚讀書的,于丹青之道頗有講究,自然明白得很,當下點頭:“自然。”

雲錚便接著道:“而但有所畫,所用除筆墨紙硯外,尚有顏料一項,石綠、石青、朱京、朱膘、赭石、白粉(可分成鉛粉、蛤粉、白堊等數種,可不,汗!)、花青、藤黃、胭脂等,是也不是?”

蕭芷瓊越發奇怪,又點頭:“自然。”

雲錚笑了起來:“若是我說,我可以用區區木炭條,畫出一幅除了色彩之外,其餘均與眼前所見一般無二的畫來,便彷彿將眼前人物或者景色以神仙手段直接拓於紙面,不知郡主和北山小姐可相信否?”

蕭芷瓊驚訝萬分:“這怎麼可能?”

這回連北山無雪也忍不住開口了,只是卻不怎麼給面子:“吹牛……”

雲錚嘿嘿一笑:“喏,炭條來了,我便只用紙張和炭條,畫一幅畫,包管跟照相……哦,跟鏡子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