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這個時候突然發現,師叔祖早已經不見蹤影。
平靜下了心情,雙手合十的轉過身來,朝著大雄寶殿拜了拜。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湧頌出來,緩步離去。
……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是華夏五嶽之一,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嶽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海拔一千三百米。
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嶽獨秀”之美稱。
說到衡山,就不得不說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是華夏江南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根據現存資料記載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形成現在的規模。
南嶽大廟分為九進四重院落,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壽澗山泉,繞牆流注,頗似北京故宮風貌。
南嶽大廟佛道共存,東側為八個道觀,西側為八個佛寺,堪稱華夏寺廟一絕,每年八月十五,這裡都要舉行盛大規模的廟會,不少東南亞的佛國華僑,扶桑佛教界人士,以及回鄉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長途跋涉來此朝拜,因此這裡常年香火不息——
(未完待續。)
第854章 南嶽(二)
XM市之行已經是結束了。
蘇家的家傳羅盤,蘇九自己也拿到手中了。
雖然說,這中間,遇到了契丹人,出了點意外,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是順利的。
搭乘上高鐵。
蘇九的目的地並不湘市。
這一次拜託趙老,請了一個星期的假。
XM市之行,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天的時間,足夠了,還有七天的時間。
自己得要去另外一個地方。
沒錯,那就是南嶽。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正是南嶽大廟舉行廟會。
對普通人來說,這其實只是一次普通的廟會,但是對於風水界來說,這是風水界中的一大盛事。
為什麼這麼說?
一座廟宇的廟會,能夠牽扯到整個風水界?
首先,這得先從南嶽大廟說起。
南嶽大廟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譽為“江南三絕”。
同時以八百蛟龍為最大特色,無論殿宇的樑柱、屋簷,還是柱基、神座,乃至門框、斗拱,神態各異的蛟龍,隨處可見,原來這裡自古就有八百蛟龍護南嶽的傳說。
這座石拱橋,叫“壽澗”橋,橋下是壽澗水,盛傳“取嶽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壽”,因為南嶽是壽山、壽嶽,所以這座橋,是因水而得名的。
相傳,如果誰能三步跨過這座橋,便可長命百歲。
南嶽大廟初建於唐代,歷經六個朝代,十七次的重新修繕,方得今日的規模,歷代高僧無不來此講經弘法。
南嶽山下的南嶽古鎮北街盡頭,坐北朝南,前有壽澗水,後有赤帝廟,廟址呈長方形,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後經歷了六次大火,經過擴建和修繕,才奠定了現存規模。
中軸線主體建築群共九進,完全仿造帝王宮殿模式建造,系我國南方現存最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故有“南國故宮”之稱。
南嶽大廟始建於唐初,至少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風雨滄桑,更替輪迴,多少帝王已化為泥土,多少英雄已歸隱江湖,而南嶽大廟依然紅牆黃瓦,翠柏森森,眾生雲集,香火嫋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廟宇是古代享祭的載體,必然引起皇帝的重視。
除定期的祭祀外,歷來皇室登位、誕辰、災病,或國家昌盛、戰爭勝利、水旱蟲災等,都要舉行祀典活動。
這種祭祀,皇帝要親自過問,由翰林苑撰寫祝文,派朝廷大員專程赴南嶽蒞祭。
南嶽主祀的神是“南嶽聖帝”,一說其神號為祝融氏,一說其神名為澤光,等等。
總之,“南嶽聖帝”是南嶽最大的菩薩,高大,威武,神聖,莊嚴,代表著神在觀察、在思考、在暗示,擁有凡人不可能達到的大智慧、大胸襟、大眼界,人間萬事,瞭然於胸,思接千古,預言未來。因而不論達官貴人、平民百姓甚至皇帝,均對他敬畏幾分。
這種特定的“需要背景”,決定了南嶽大廟的前途,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並且可以持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