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條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街上,然後找了個攤位坐著喝茶。
楊柳不懂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也不好問,只得跟著照做。
這裡就是普通百姓每天都會往來的地方的縮影:
各種形形□□的小店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並不十分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旁邊就是馬路,各式車輛往來不絕,路過的時候難免會捲起一些灰塵,所以衛生條件,實在說不上什麼好;
菜館、麵館、包子鋪,還有不少見縫插針擠在一起的小吃車,像什麼串兒啊捲餅啊煎餅都有,還有用紅紅綠綠的暖瓶裝著的所謂“純天然手工現磨”豆漿……
快到下班時間了,好些顧客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踩著拖鞋的職業模糊者,他們要麼在小攤旁邊低矮的,沾著怎麼擦都擦不乾淨的汙垢的小桌上飛快的吃完,要麼隨手裝在塑膠袋裡,在行進過程中,跟空氣中浮動的汽車尾氣一起吞入腹中。
宋典叫了一壺茶,又要了一碟花生米,用筷子筒裡的一次性筷子夾著吃。
楊柳粗粗瞟了一眼那茶壺:雖然她對瓷器不怎麼精通,可這個,怎麼看都是批發市場上幾塊,最多十幾塊一把批發來的,配套的杯子跟茶壺一樣粗製濫造,就連印花都移位了——內部的色塊統統完美避開勾勒的輪廓線……
有這樣的茶具,想來茶也不是什麼好茶。
楊柳隱約猜到對方帶自己來這裡的意圖,無非是覺得自己家境太好,成名路上又太過一帆風順,那必定是生活閱歷極其匱乏,對普通百姓的日常瞭解不深的。而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一個好演員也需要多多的觀察,這樣才能在塑造角色的時候更加的遊刃有餘,不至於顯得虛假浮誇。
楊柳確實感激宋典的良苦用心,然而除了她自己,也確實沒人會信,她曾經經歷過遠比眼前這種枯燥乏味,為了一點微薄的薪水而苦苦掙扎的生活更加可怕而貧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