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症所造成的空白。將要討論的三種制度,即是剛才所提及的:

1。國家(thestate)

2。法治(theruleoflaw)

3。負責制政府(accountablegovernment)

成功的現代自由民主制,把這三種制度結合在穩定的平衡中。能取得這種平衡,本身就是現代政治的奇蹟。能否結合,答案不是明顯的。畢竟,國家功能是集中和行使權力,要求公民遵從法律,保護自己免遭他國的威脅。另一方面,法治和負責制政府又在限制國家權力,首先迫使國家依據公開和透明的規則來行使權力,再確保國家從屬於民眾願望。

這些制度的首次出現是因為民眾發現,可藉此來保護他們和家人的利益。什麼是自利,如何與人合作,都取決於使政治結社取得合法性的思想。因此自利和合法性,形成了政治秩序的基礎。

三種制度中已存在一種,並不意味著其他兩種也會出現。例如阿富汗,自2004年以來一直舉行民主選舉,但只擁有非常孱弱的國家,在其領土大部無法執法。相比之下,俄羅斯擁有強勁的國家,也舉行民主選舉,但其統治者覺得自己不受法治束縛。新加坡擁有強勁國家和英國殖民者遺留下的法治,但只提供縮了水的負責制政府。

這三種制度最初來自何方?是什麼力量驅使它們誕生?又在何等條件下得到發展?建立的順序如何?彼此間有何關係?如能弄清這些基本制度的出現,我們便可明白,阿富汗或索馬利亞離當代丹麥究竟還有多遠。

如不理解政治衰敗的補充過程,就講不清政治制度的發展。人類的制度很“黏糊”;這是指,它們長期延續,只有經受了重大的艱辛,方能得到變革。為滿足某種條件而建立的制度,在該條件改變或消失時,常常得以苟延;未能妥善因應,便會引發政治衰敗。這適用於舊式政治制度,也適用於集國家、法治、負責制政府於一身的現代自由民主制國家。不能保證,一個民主政體會繼續向公民提供所允諾的;也不能保證,它在公民的眼中繼續是合法的。

此外,人類袒護親友的自然傾向—我稱之為家族主義(patrimonialism)—如未遭遇強大抑制,會一再重現。組織起來的團體—經常是有錢有勢的—久而久之,得以盤根錯節,並開始向國家要求特權。尤其是在持久和平遇上財務或軍事危機時,這些盤踞已久的家族團體更會擴充套件其優勢,或阻撓國家採取妥善的因應。

第一章 政治的必需(9)

政治發展和衰敗的故事,曾被講述多次。多數高中開設“文明之興起”的課程,提供社會制度如何進化的概論。一個世紀前,講述給大多數美國學生的歷史,以歐洲甚至英國為中心。它可能從希臘和羅馬開始,然後轉向歐洲中世紀、大憲章、英國內戰、光榮革命,再到1776年和美國憲法的起草。今天,類似的課程更加多元,囊括像中國和印度那樣的非西方社會,更會講述歷史上遭排斥的群體,像土著、婦女、窮人,等等。

現存的關於政治制度發展的文獻,我們有理由表示不滿。首先,大部分沒在足夠廣泛的規模上作出比較對照。只有透過比較不同社會的經驗,方可梳理複雜的因果關係,弄清為什麼某些制度出現於某地,而不在其他地域。很多關於現代化的理論,從卡爾·馬克思到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North)等當代經濟歷史學家的大量研究,都側重英國作為首個工業化國家的經驗。英國的經歷在很多方面是特殊的,對處在不同境地的國家來說,未必是好的指南。

最近幾十年,取而代之的多元敘述,很大程度上也沒作嚴肅的比較對照。它們選擇的,要麼是非西方文明貢獻於人類進步的正面故事,要麼是其遭受迫害的負面故事。為什麼某制度發展於某社會而不在另外社會,我們很難找到嚴肅的比較分析。

優秀的社會學家西摩·李普塞特(SeymourLipset)常說,僅瞭解一個國家的觀察者是不懂國家的人。沒有比較對照就無法知道,某一特殊的實踐或行為,是某社會中所獨具的還是眾多社會所共有的。只有透過比較分析,才能理清因果關係,才能把地理、氣候、技術、宗教、衝突與今日世界上呈現的各式結果掛上鉤。這樣做,我們也許能解答下列問題:

·為什麼阿富汗、印度叢林地區、美拉尼西亞島國、中東部分地區,至今仍是部落組織?

·為什麼中國的預設統治是強大的中央政府,而印度在過去三千年歷史中,除短暫時期,從沒見過如此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