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度心術 作者:中國長城網

的儒生呢?”

李靖轉而研究兵法,用心刻苫,他的舅舅韓擒虎和他談論之下,對他極表欣賞。

隋朝末年,李靖在山西任馬邑丞,是一郡的副長官。他見李淵暗中招兵買馬,擴大聲勢,心中不禁為朝廷擔憂。一日,他愁眉不展,他的親信多方勸他未果,不料李靖悄聲說:

“國家將亂,我身為朝廷之官,憂心如焚,該當如何處之?”

他的親信不解笑之,隨口道:

“大人何出此言?”

李靖嘆息說:

“唐公李淵面上盡忠,依我看來卻是心懷異志,欲行不軌。他手握重兵,佔據太原,一旦發難,禍不可測啊。”

他的親信搖頭不信,卻道:

“事絕不至此,大人憂慮太過了。唐公待大人不薄,萬一此事為真,大人將如何面對呢?”

李靖臉上—緊,遂道:

“食君之祿,自該為君分優。唐公縱是對我再好,我又怎敢忘卻君恩呢?”

李淵攻打突厥時,李靖更看出了李淵的野心,他感到事情緊急,於是就離開馬邑,打算到江都去向隋煬帝告密。他走到長安之時,因道路堵塞停留下來。李淵攻下長安後,李靖被生擒活捉,李淵氣極敗壞地對他說:

“我並沒有虧待你,而你卻不知好歹,欲要壞我大事,你真是該死啊。”

李靖並不慌亂,他大聲說:

“我之所為,只是為臣的本分罷了,又有何罪暱?”

李淵氣上加氣,傳命殺他,李靖卻不求饒,只高聲道:

“你舉兵造反,其意旨在除暴平亂,成就大業,如今你卻為了一點私仇枉殺義士,我還有何話可說呢?”

李世民在旁見李靖不俗,暗中動容,於是上前塒李淵說:

“眼下用人之時,自該廣收壯士,不計前仇。李靖原本隋臣,若無忠義之心,也不會冒死行叛。父親不妨收留於他,為我軍建功。”

李淵猶豫不定,李世民又說:

“李靖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實為不可多得之良將。父親志在奪取隋之天下,豈能意氣用事?時人皆為隋臣,難道父親都要將他們棄而不用,一舉殺光嗎?”

李淵被一語點醒,遂馬上將李靖釋放,還賜他三衛之官。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靖受命從四川沿江東下進攻蕭銑。走到峽州時,李靖大軍為蕭銑軍隊所阻,相持難進。唐高祖急於求成,於是怪罪李靖行動遲緩,貽誤軍機,下詔命令峽州都督許紹將他斬首。

許紹深知李靖的才能,他不忍殺他,連忙上書為李靖求情說:

“李靖乃大才之人,行事必有非常之舉。他一時有失,終非無用,陛下應多加慰勉,方能令其有所施展,不廢其人。臣冒死為李靖做保,不需多時,李靖定能為陛下立下奇功。”

李淵見書思量多時,後終於答應了許紹所請,他自慰說:

“朕誠心待那李靖,寬恕有加,他若知思知義,量他也該有所回報了。”

不久,夔州為叛軍攻佔,唐軍大敗,形勢危急之下,李靖率領八百多名士兵,夜襲叛軍大營,競將叛軍一舉擊潰,還俘虜了五千人之多。訊息傳來,唐高祖連嘆奇蹟,他高興地對眾臣說:

“李靖先前叛我,又有過失,朕深察其人,心不為奸,故而恕之。他今日立下如此奇功,可知朕用人無失了。”

群臣稱賀,唐高祖更為興奮,他又特意下詔對李靖說:

“你為國建功,過去的事朕早己忘記了。你儘可用心殺敵,朕一定會讓你過上富貴的生活。”

李靖見詔,始終懸著的心這才放下。唐高祖屢屢提升他的官職,李靖的戰功也日見卓著,非他人可比。

【原文】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敗德之人焉。

【譯文】

識別人要了解他的慾望,有智慧的人善於驅使德行有虧的人。

【釋評】

品德不好的人在封建官場大有人在,要想把他們徹底清除是難以做到的事。這一點當權者心知肚明,他們盡力做的只是如何讓他們為已致命罷了。德行有虧自然慾望多多,在此謗使他們,當權者就可以驅使他們幹任何事了。這些人只要滿足了他們的慾望,是無不敢為的,做為當權者整人弄權的工具,他們往往是最合適的人選。

【事典】武則天的私心

武則天在奪權的道路上,不擇手段,惟計個人私利。她對唐高宗李治不加重用的沒有品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