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上佔據主動。但是,切記你的目標應該是多賺錢,而不是僅僅少納稅。它們的區別是:一個是稅務計劃,一個則是逃稅。
如果對尋求如何獲得稅收優惠的收入感興趣,你可以訪問我們的網站,尋求我們為大家提供的更多培訓產品。比如,由我的個人稅務會計師戴安·肯尼迪設計的兩種產品,分別是:
1。《走向財務自由之路的第一步》(Your First Step to Financial Freedom):一個四盒裝錄音帶,練習簿。
2。《致富的竅門》(The Loophools of the Rich):富爸爸顧問系列叢書之一,華納出版公司出版。本書詳盡闡述瞭如何擁有一個公司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
但是一定要注意,即便是像上述這樣可以信賴的圖書產品,也無法取代你的專業顧問。對於那些急切渴望致富並且想長久擁有財富的人來說,稅務戰略可不是自己動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上述兩項產品會對你尋找稱職的顧問提供很大幫助,讓你明白尋找什麼樣的人,如何尋找這樣的人,也可以讓你提出更有智慧和分量的問題來。
不為賺錢而工作
在《富爸爸;窮爸爸》中,我曾經講了一個故事:富爸爸每一個小時就拿走我10美分,讓我不為賺錢而工作。很多人認為那是一個有趣的事情,但是不為賺錢而工作卻不是他們現實的一部分。我想告訴大家這樣一種思想:如果你想為稅務延遲或免稅的錢而工作,那就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需要不為賺錢而工作。
付酬勞動收入的稅費一般是最高的,因此在學校遇到聰明能幹的年輕人為找到高薪工作欣喜若狂時,我常常為他們暗暗擔心。一個抱有這種思想和現實的年輕人,就是那種將來為了50%的錢工作越來越辛苦的人。直到他們40歲了,也擁有了高薪工作,忽然有一天感到很困惑:為什麼一些朋友在財務狀況上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不辭辛勞的員工財務狀況最終落後於別人,主要因為他們賺的是工資收入,他們勤勉工作僅僅是為了加薪或者獎金。
即使窮爸爸底薪高於富爸爸,富爸爸還是最終趕上並超過了窮爸爸賺錢的極限。富爸爸說:“你一定要投入時間,無論你是否為工資收入、組合收入或者被動收入而工作。為工資收入而工作的人面臨的困境是他們不得不終日辛勞,最終自己的最高收入也要遠遠低於那些為組合收入或被動收入而工作的人。因為當你為組合收入和被動收入工作時,將會工作少收益多,而且繳納的稅費也越來越少。”
下列這組對比資料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工資收入50%的錢
組合收入20%的錢
被動收入0%的錢
窮爸爸被富爸爸在財務上最終超越,僅僅因為工資收入常常源於勞動,而其他兩種收入源於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為富爸爸工作的資產數量和規模在緩慢、穩步地增加。對於窮爸爸來說,僅僅知道透過自己更加辛勤地工作獲得更多50%的錢。
E象限的人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稅費,因此不得不承擔最高的稅費,即便退休也是如此。如果你現在的收入主要來自於E象限,你或許真應該考慮設法從其他象限賺錢了。S象限比E象限多了一些優勢,主要就在於能夠從稅前總收入中扣除某些支出。E象限和S象限共同存在的問題在於,個人勞動的槓桿因素非常小,而承擔的稅費仍然較高。最能夠自己控制稅費、具有最大不勞而獲的槓桿潛力,而且有最合法的稅務優惠的是B象限和I象限的人。
如果你迫切希望能夠年輕富有地退休,你或許應該考慮如何不為賺錢而工作。當你捫心自問:“我怎樣才能透過不為賺錢而工作致富?”這一刻你可能開始將你的思想帶入了另外一個現實。如果你的腦海中還是茫然一片,不知所措,那就要設法改變你的現實,花些時間和精力研究一下B象限和I象限人的致富之路。
富爸爸說:“為了錢而工作很難致富,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富人,那就好好學著如何建立、購買或者創造自己的資產。只是為了加薪而賣力工作是很危險的。”因為人們為了加薪而工作,就像深深陷入老鼠賽跑的怪圈一樣,而另外一些人則在財務上遙遙領先。
許多非常富有的人,在他們自己的休閒時間還可以變得更富裕。因此,如果你有了工作,那就繼續工作,但是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業餘時間。當朋友們在打高爾夫、釣魚、看電視體育節目的時候,你就應該開始自己業餘的商業活動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