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片時蜀王才淡淡道:“先王在時,每論及我大蜀人才,都認為狀元郎乃是第一人選,就連徐老丞相也是如此說法,言道狀元郎才智高絕,乃是百年一見的曠世之才,本王對此也是毫無疑問!”
劉淵一愣,沒有想到前蜀王竟然給了自己這樣高的評價,難怪一直要求自己出任太子太保。
其實當時他劉淵只是一介書生而已,受到如此重託,若是換做一般人,定會欣喜異常,但是做為身為大漢親王的劉淵來說,卻並不動於顏色,而且一再推託。恐怕正是因為如此,先前蜀王才會高看他一籌吧。若論才學,劉淵自認及不上顧憲,若論其它,他還是有點兒自信,不過若論為人之道,恐怕未必有人及得上這兩代蜀王,難怪蜀國君臣和睦,百姓安樂。
蜀王轉過頭來,笑道:“狀元郎是否知道我蜀國有一舊俗!”劉淵從思索中恢復過來,忙道:“還請主上指教!”
蜀王笑道:“狀元且隨本王來!”說著大步走到院子中央,伸手摺了一枝杏花,道:“我蜀人若是結為異姓兄弟,便要取一枝杏花,然後以花入酒,在樹下為盟。”
劉淵睜大眼睛,心道莫非蜀王竟然要和自己結為異姓兄弟?他確實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出劉淵所料,蜀王將杏花放到他手上,笑道:“若是狀元郎不棄,本王欲與狀元郎結為異性兄弟,禍福同當,不知你意下如何!”
雖然知道他確出於真誠,但是劉淵還是要行禮拒絕,道:“主上……此事萬萬不可!”哪知蜀王面容一肅,道:“難道狀元真的認為本王一無是處,不願屈尊結拜麼……”
劉淵忙道:“主上真是折煞微臣了!”
蜀王眼中露出欣喜,握住劉淵的手道:“如此說來,狀元郎是願意麼!”
劉淵雖然知道不能和他結拜成兄弟,因為像李納所說一樣,這畢竟關係到君臣倫常,定會被人詬病,但是見眼前的蜀王情真意切,而且已經下了決心,卻也無法拒絕,只好點了點頭。
蜀王大喜,拉著劉淵往御書房裡走去,邊走邊道:“來人快拿酒來!”
他是真的心喜,其實從蜀王還是太子時,便想要和劉淵結為兄弟,但是卻一直無法說出口。不知道為什麼,在劉淵面前,蜀王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反倒覺得劉淵的位置似乎比他更高,他應該是劉淵的臣子才對,這次若不是要親征順王,自覺前景渺茫,他也就不會如此坦言了。
劉淵只好跟在他後面進了御書房,其實自己這個大漢福王,與蜀王結為異性兄弟,也並不算是屈了他,只不過現在自己還沒有恢復身份,倒顯得有些唐突了,此事恐怕又要引起蜀國的轟動。
蜀王從太監手中接過酒杯,將杏花放入其中,以手指天道:“蜀王孟彥章願與都亭侯結為異姓兄弟,禍福同享,絕不負言!”劉淵也只好依法照做,兩人來到樹下,將杏花酒喝下,又報了生辰,蜀王欣喜道:“本王年長几歲,便忝居為兄了。”
劉淵忙道:“見過王兄!”他報的是真正福王的生辰,當時方詠已經都寫給了自己,當然不會忘卻。
蜀王點了點頭,高興道:“明日本王就下詔封王弟為西川王,不,本王現在就下詔,來人,趕快筆墨侍侯!”
看著他眉飛色舞的樣子,劉淵心裡輕嘆了一口氣,這個蜀王透著一股傻氣,也正是因為這股傻氣,才讓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去做任何對不起他的事。
冊封劉淵為西川王的聖旨剛一下達,便在蜀中引起軒然大波,皆是因為劉淵和蜀王結拜為兄弟一事。不過蜀王卻顯示出了令劉淵佩服的大氣,首先下旨由右相華恆親自督辦封王一事,然後則將那些蜀中名士遞上的奏摺全部束之高閣,一份也沒有開啟,最後則令控鶴軍清理宮門,防止任何蜀國舊臣跪求他收回成命。
而且劉淵還知道蜀王將華恆等人召入宮中,言道若不同意封劉淵為王,自己則拒絕出征,甚至提出退位來威脅,蜀人最後終於明白蜀王的堅決,不得不默許此事。
蜀王這樣做有些不簡單了,劉淵倒疑惑起來,以蜀王的性子,與自己結拜倒是件小事,但是用這種手法處理群臣的反對,非常反常,若是以前,他斷然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劉淵隱隱中有些不安,但是究竟是為什麼不安,卻始終無法清晰起來。
第四十六章 結拜兄弟(下)
劉淵接過霍烈手中的帖子,眉頭一皺,道:“竟然是貴妃娘娘的請貼。”白蓁自從搬入宮中後,兩人便再也沒有見過面。不過劉淵已經派了龍騰閣的人去監視她,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