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玩點兒技巧才行,要不然劉淵也不會如此顧忌他了。
燕王笑道:“荊先生方才所言,本王都已說過,若論才學智謀,本王確實不如安王,但是本王倒也有一個疑惑,不知道先生願否解答!”
荊無計道:“王爺請講!”
燕王道:“荊先生如此之才學,為何偏偏棄才華橫絕的安王不顧,千里迢迢來到本王帳下,難道只是為了告訴本王不如安王麼!”
荊無計知道他對方才自己的那番話心中還有芥蒂,看來自己的這個激怒燕王之策用的有些過頭了,像他這樣的人心機頗深,現在是用到了自己,可以和顏悅色,若有一日用不到自己的話,那麼方才那些話就足以使他心動殺機了。
輔佐一個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挑選可以輔佐的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荊無計道:“王爺恐怕比荊某還要清楚此事吧!”
燕王故做疑態道:“本王倒是不知……”
荊無計知道自己不能用對付太子的方法來對付這個人,只好道:“王爺不應妄自菲薄,雖然現在大漢天子另有其人,但荊某若是料得不錯的話,不過數年,王爺和安王才是大漢未來的天子人選。”
燕王眯上雙眼,並未說話。荊無計為什麼來找他,他心裡很清楚,但是他倒想讓荊無計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少勝算。
荊無計道:“安王現在雖然掌握國事,但是大漢精兵卻全部都在王爺手上,當年先皇武帝將江南大軍交給秦王掌管,其實便是知道了這其中的重要,若不是秦王殿下早就表明永不回京城的決心,先皇未必會將江南大軍交到他的手上,王爺以為如何呢!”
燕王淡淡一笑,還是沒有說話。江南大軍確實大漢最為精銳的軍隊,但是也並非全部,只是在劍南一地恐怕也有十數萬的精兵,而且現在竟陵又沒有在自己的手上,這其中的勝負還很難說,他一直沒有動手便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根本沒有必勝的把握。
荊無計也明白此點,何況劉淵手裡還有整個蜀國。他雖然沒有查證,但是也知道現在蜀國的大軍恐怕已經到了揚州了,所以他才要前來勸說燕王,按照自己的計策去辦才行,繼續道:“王爺坐擁大軍,雖然說是佔了不少優勢,但是荊某卻以為尚是不足以擊敗安王,只要竟陵不失,安王緊守揚州,明軍背後逼至,王爺自認是否有能力求得一勝!”
燕王點了點頭,這正是他擔心的,自己現在處在兩強之間,這個滋味並不好受,還沒有反出大漢還好,若是一旦反了,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劉淵一個強敵,明軍漢口的駐軍並不是白痴,定會趁這個機會在背後捅自己一刀,說不定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的這支江南大軍就會被夾在兩軍之間,左右為難了。
荊無計知道他已經有所意動,忙道:“王爺現在可以說是處身危險之中,卻有一個法子可以使王爺立即無須再有後顧之憂!”
燕王目光突然間凌厲起來,沉聲道:“先生不用說了。”
荊無計忍住繼續說下去的衝動,燕王對這一點的堅決是他沒有想到的。不過這也難怪,燕王若是與明國有了任何的關係,那麼就算他奪取了帝位也是心有不甘的,何況燕王又一直有志掃平明國,統一中原。
燕王擺了擺手,道:“先生暫且休息去吧,待來日本王再與先生詳談。”
荊無計知道現在無法勸服這位大漢親王與明國結盟,急忙起身告辭。
劉淵現在可以說是最為難過的時候,碧素公主和白葳來到京城之後,白思淵幾乎就成了她們幾人的中心,包括柳朝雲在內,再無一個人願意抽出時間和他這個大漢安王多說一句話,而最讓劉淵難受的是碧素公主和白葳簡直就沒當自己存在過,每天見面都是視而不見。
真不知道她們千里迢迢的跑來大漢到底是為了什麼。
難道這是為了將這個女孩送給田柔和柳朝雲等人?
不過幸好這段時間要安排軍備,而且自己還可以將大量的時間放在讀書上。
辛古銘和林越然已經到了揚州,十萬大軍對揚州略微顯得多了一點,而且太過於顯眼了一點兒,所以辛古銘將五萬人馬留在了運河附近。為了讓揚州能夠對燕王的反應有所準備,劉淵特意寫了一封親筆信給王峻和許謹,兩人當即表示了忠心,顯然已經看出來劉淵不日將登上帝位了。
現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只要燕王一反,劉淵便立即可以興所謂的正義之師,東去抗敵。但是現在劉淵卻不想將燕王逼反,江南大營的糧草已經慢慢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選擇一個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