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美元購買了這隻股票,約佔他當時所有資金的三分之二,可謂是“重倉持有”了。

但即使如此,人們對他的這一舉措仍然不理解,更談不上認同了。一些保險代理商甚至向他父親揭發說,巴菲特在推銷一家“無人代理”的保險公司的股票。

但巴菲特的性格是,只要自己認準了就不輕易服輸,況且他對政府僱員保險公司已經做了實地考察,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一性格特點在他後來的投資生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一方面繼續向客戶推薦這隻股票,另一方面又以3倍於收益的價格,購買了堪薩斯城人壽保險公司的股票,後來又幹脆買下了國民保障公司的控股權。

透過購買和擁有這些保險公司的股票,巴菲特進一步瞭解到了保險公司是怎樣運作、怎樣賺錢的。這種由點到面的深入瞭解,反過來又大大增強了他購買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股票的信心。

後來,無論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多麼糟糕,巴菲特一直認準這是一隻好股票,所以只管買進,從不賣出。就這樣,巴菲特不但在這隻股票的普通股上繼續追加投資410萬美元,而且還在該股的可轉換優先股上投資1940萬美元,合計在政府僱員保險公司這隻股票上投入資金4700萬美元,股數720萬股,持有該公司33%的股份,這隻股票從而成為巴菲特持股量最大的股票。

僅僅到1980年,巴菲特在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股票上的投資市值就達到億美元,增值。【投資心法】俗話說,膽大心細。股票市場上有太多的投資機會稍縱即逝,需要當機立斷,不能受“胡參謀”的影響。當然,這種果斷決策的前提應該是對這隻股票有充分了解。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覺

自己的直覺,是自己對即將購買的股票和企業的第一感覺。這種感覺是建立在對企業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但是,這種感覺很容易受到所謂的股市行情的干擾,特別是對於那些對股票投資不熟悉的投資者,往往受到這種干擾的影響,改變原本是正確的投資決定,使結果適得其反。所以我對自己的直覺特別有信心,幾乎所有的投資決定都是來自於自己的直覺。這一點也不誇張。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一個人的直覺往往非常準確,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這一點同樣非常重要,至少從他自己身上就能對此加以證實。

有人曾經就直覺問題向他請教,他坦言道,他的投資決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憑直覺拍板的;只要直覺告訴他在這方面有投資價值,他就會大膽地去進行投資。

聽起來這好像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一般人眼裡,憑直覺投資往往意味著草率、盲目,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也會這樣“草率”、“盲目”嗎?其實不然。因為直覺並不是幻覺,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建立在理性思維基礎上的直覺,就更是如此。

就巴菲特而言,他對這隻股票越瞭解、越掌握情況,由此而得到的直覺就越符合客觀實際和未來趨勢,這點非常符合價值投資的法則。

也就是說,當巴菲特憑直覺感到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令人滿意,認為這家企業的股票值得投資時,他才不去關心目前的股市行情和所謂點位高低呢!

因為這家企業的內在價值透過直覺告訴他,這隻股票值得投資,這時候還有什麼必要關心股指高低呢?

巴菲特認為,一家企業只要能善於運用公司資本,並且保留相關盈餘用來增加公司淨值,那麼從長期角度看,公司的股價就一定會迴歸到與其內在價值相符的價位。他在伯克希爾公司身上,就是這樣做的。

眾所周知,由於巴特菲持有伯克希爾公司的大量股票,並且控股該公司,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巴菲特就是伯克希爾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就是巴菲特的化身。巴菲特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說,伯克希爾公司是他的一塊“畫布”。1985年10月10日,他在接受《女裝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對我的工作非常滿意。每天早晨上班時,我好像是前往西斯廷教堂去作畫。”

每當伯克希爾公司盈利時,巴菲特總是喜歡購買其他經營良好的企業部分股份或全部股份。當公司淨值增加時,股市上對伯克希爾股票的評價也會上升,從而導致股價上漲。

例如,伯克希爾公司1981年每股淨值527美元,當時的股價為525美元,可謂極其相當;而到了16年後的1997年,每股淨值2萬美元,股價也隨之增長到萬美元,就是這樣造成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