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2 / 4)

小說:南非鬥士曼德拉 作者:童舟

立起自己的勢力範圍。對敵對勢力,他或打或拉。一位政治上的反對派曾這樣評論他:“公開議論馬坦齊馬是不明智的,‘皇帝’既殘忍又自私,他一再使用暴力,才得以苟延殘喘。”到1976年獨立前的選舉中,在被選舉的75位國會議員中,他的反對派已降到6位。他極善於使用政治手腕,將對手收買或爭取過來。在他的政府中,財政部長澤波·萊特拉卡是泛非主義者大會主席索布克韋的親信。姆拉赫萊尼·恩吉桑教授也是泛非主義者大會的領導人,後成為他的內閣成員。

馬坦齊馬的政治哲學是恢復科薩民族性,並將此置人更廣泛的民族主義之中。他曾指出:如果沒有南部非洲的獨立,非洲的獨立毫無意義。而特蘭斯凱的獨立就是南部非洲獨立的一部分。他和他的兄弟喬治·馬坦齊馬均私下表示,其他的黑人家園不宜學特蘭斯凱的榜樣而尋求獨立,因為這些黑人家園在殖民主義者人便以前都不是獨立的。他們認為特蘭斯凱與其他黑人家園有兩點不同。第一,歷史因素。整個特蘭斯凱被英國殖民統治者並人開普殖民地,隨後在1910年又併入南非共和國,這種不顧科薩人意願的不公正並人只有透過獨立才能糾正。第二,地理因素。與其他黑人家園不同,特蘭斯凱不是由分散的保留地組成,而是整整一塊領土。它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廣袤而較肥沃的土地,生產增長的潛力也比較大,這些使特蘭斯凱政府可以有效地進行管理。

很明顯,如果簡單地將馬坦齊馬戴上一頂“白人政權的合作者”或“內奸”之類的大帽子是很不適宜的。他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問題:“從南非共和國取得獨立難道是特蘭斯凱的錯誤?她以這種值得稱讚的方式——沒有流血或喪失——來取得獨立難道是她的錯誤?”但有一點不容否認,那就是黑人家園自治是南非種族隔離制的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①特蘭斯凱的“獨立”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後果。首先,它使南非黑人解放運動的內部思想分歧進一步加劇。一些人堅持認為,黑人家園如此的發展前景只是朝南非巴爾幹化邁出的一步,是在種族隔離制面臨重大危機時用分別發展取而代之的一種權宜政策。而另一部分人則將特蘭斯凱的“獨立”看作是朝結束南非白人少數統治的現狀邁出的一步,其最終結果將是創造一個多種族社會的嶄新政治制度。

①10個黑人家園為萊伯瓦、誇誇、博普塔茨瓦納、加贊庫魯、文達、坎瓜內、誇恩德貝萊、誇祖魯、特蘭斯凱和西斯凱。從1976年到1981年,特蘭斯凱、博普塔茨瓦納、文達和西斯凱先後宣佈“獨立”。除南非外,沒有國家承認這種獨立。

這種“獨立”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使城市黑人和農村黑人的分歧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公民身份問題。城市黑人最擔心的一點是如果他們被迫選擇某一黑人家園的“國籍”,他們將失去作為南非共和國公民的某些法定權利。南非政府在計劃和實施黑人家園獨立方案時一再堅持,所有的黑人最終將成為某一個獨立的黑人家園的公民。這樣,所有與特蘭斯凱有歷史聯絡的非洲人將自動失去他們的南非國籍而成為特蘭斯凱公民。《金融郵報》在1976年9月17日指出:“很清楚,遠遠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特蘭斯凱人將比南非黑人享有更多的特權,在南非的特蘭斯凱人將要遭受更為苛刻的種族歧視待遇。南非說科薩語的人碰到的諸問題之一是,儘管他們是與西斯凱①而不是特蘭斯凱有聯絡,班圖管理發展部的人仍然要求他們出示特蘭斯凱證件。”雖然特蘭斯凱當局與南非當局有一些爭論和分歧,但1977年3月釋出的班圖管理發展部檔案明確指出:居住在南非境內的特蘭斯凱公民必須在獨立後兩年之內領取特蘭斯凱護照;在此期間必須持有南非的臨時居留證;所有的特蘭斯凱人必須在南非遵守通行證法。

①與特蘭斯凱一樣,西斯凱的主要居民亦是科薩人。

但特蘭斯凱的獨立也在政治上做了一些點綴。例如:馬坦齊馬宣傳特蘭斯凱的黑人第一次覺得不必要在白人老闆面前低人一等。10月26日“獨立”以後,他們在白人面前的態度要自信得多。例如在過凱河時,他們理直氣壯地要求白人警察將他們與其他外國人同等相待,因為他們是“特蘭斯凱公民”。馬坦齊馬也多次表示:“我們的原則是:第一,國家屬於酋長及他們的人民;第二,這是一個多種族的社會;第三,我們屬於西方。”他還宣稱:“我們有民主的政體,我們相信自由企業。”有一次,他頗為自豪地誇耀:“特蘭斯凱完全變樣了,現在我們有中產階級的商人,而這是過去所沒有的,因為從前禁止黑人從事商業活動。這裡不再有種族歧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