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非洲人在國家機關可擔任清掃工這種職務的權利也給剝奪了。9月,又頒佈命令,禁止非歐洲人在正規軍的戰鬥部隊服役,他們只能在正規軍中擔任各種輔助工作。
馬蘭領導的南非國民黨贏得選舉後,非洲人國民大會被深深震撼了。這是一個阿非裡卡人的黨,是一個竭盡全力要剝奪非洲人權利的黨。在這種形勢下,一系列的新立法使非洲人更加迫切地認識到自己的困境和鬥爭的必要,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老衛兵”為形勢所驚醒,也不需青年聯盟的說服了。青年聯盟提出了新的行動綱領,併為實施這些綱領的戰鬥行動提供了一項切實可行的計劃。這個綱領旨在達到“民族自主”,即“從白人統治下獲得自主並達到政治上的獨立。這就意味著不接受分治、隔離、受託人地位或白人領導權等概念,所有這些概念都是根據白人統治即白人統治黑人的思想搞出來的”。
1949年12月,青年聯盟覺得蘇瑪博士的政策已難以容忍,在一場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新一輪選舉中,他們決定投莫羅卡的票,蘇瑪落選了。這頗有點“宮廷政變”的意味。在選舉之前,青年激進派認為馬修斯博士是最佳人選,因為他既是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老一輩,又多次參與各項行動的組織工作,同時他所擔任的教職又使他有機會接觸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更重要的是,自從他協助姆達在黑爾堡大學籌建非洲人國民大會支部以來,他已逐步熟悉並接受了青年聯盟的主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對青年聯盟決定推選自己當國民大會主席婉言謝絕。在這種情況下,青年聯盟只好採取第二方案,即推選詹姆斯·莫羅卡博士為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候選人。
莫羅卡博士是位外科醫生,曾在愛丁堡和維也納受過訓練。但他是南非為數極少的幾個黑人富豪之一,在奧蘭治佔有一個非洲人保留地,在沙巴·恩楚佔有一些農場。同時他也有與阿非裡卡人保持著良好關係的歷史。如他在奧蘭治自由邦就開設了一所學校,專門接納貧窮的阿非裡卡人孩子上學,同時也為白人病人開設了醫療服務。儘管莫羅卡博士不是最佳選擇,但當他聽到青年聯盟的意向時,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選擇。當選秘書長的是青年聯盟組織者沃爾特·西蘇魯,他的豐富閱歷和堅強性格使他在青年激進派中享有極高的威望。這也是非洲人國民大會第一次設立專職秘書長。這時,西蘇魯決定放棄他的地產代理商職業,集中精力搞好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工作,並加緊設法把青年聯盟的戰鬥綱領付諸實施。與此同時,曼德拉與坦博均被選人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全國執委會,從而為推行青年聯盟的計劃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這樣,在1949年召開的非洲人國民大會上,青年聯盟最終在非洲人國民大會中取得了領導地位。這主要由於它的領導層有一批像曼德拉這樣的傑出領袖,他們既有政治頭腦,又有鬥爭策略。與老一輩領導人不同的是,他們懷著對自己民族的赤誠之愛,要竭盡全力去改變這個世界。其次,這個組織從成立到1949年,已在組織上進行了一系列艱苦工作,從而給予非洲人國民大會以新的生命。最後,它在理論上已日益成熟,圍繞著非洲民族主義的鮮明概念制定了自己的綱領——“行動綱領”。“行動綱領”是一個相當系統的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三個內容: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長期目標是實現“民族自由”、政治上的獨立和自決;短期目標則是廢除各種帶有種族歧視的不同政治機構。對這些機構進行抵制,對群眾進行教育,使用包括罷工、不服從運動、不合作運動和停工等策略則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手段。這一綱領不僅是對剛剛上臺的馬蘭政府一系列種族歧視立法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它是青年聯盟對國情和黑人解放鬥爭長期研究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1950年,馬蘭政府透過的“人口登記法”和“集團居住法”使種族隔離制進一步系統化。“人口登記法”的目的是為了爭取“種族純潔”,防止白色面板的混血種人冒充歐洲人。這項法律規定,凡年滿16歲的南非聯盟居民要領取註明所屬種族及其外貌特徵的身份證。“集團居住法”則是為了劃定各個種族的特定居住地。這項法律明確規定:政府有權宣佈國內任何一個地區為某一種族的居住區,而其他種族的居民應遷出該地區。這項法律卻沒有規定對於留在該地區的不動產如何賠償,政府對如何安置遷出的人亦概不負責。與此同時,政府還蠢蠢欲動,為鎮壓共產黨作各種準備。
為了反對政府的一系列種族立法,非洲人國民大會、德蘭士瓦印度人大會、南非共產黨和一個混血種人團體決定於5月1日舉行保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