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1 / 4)

何得失其序乎!”

起初,馬援曾經患病,虎賁中郎將梁松前往探望。梁松獨自在床下拜見,而馬援沒有還禮。梁松走後,馬援的兒子們問道:“梁伯孫是皇上的女婿,朝廷顯貴,公卿以下的官員沒有不懼怕他的,為何唯獨您對他不禮敬?”馬援答道:“我是他父親的朋友,他身份雖貴,可怎能不講輩份呢?”

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通輕俠,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伯高者,山都長龍述也;季良者,越騎司馬杜保也;皆京兆人。會保仇人上書,訟“保為行浮薄,亂群惑眾,伏波將軍萬里還書以誡兄子,而梁松、竇固與之交結,將扇其輕偽,敗亂諸夏。”書奏,帝召責松、固,以訟書及援誡書示之,松、固叩頭流血,而得不罪。詔免保官,擢拜龍述為零陵太守。松由是恨援。

馬援的侄子馬嚴、馬敦都愛發議論,結交遊俠。馬援先前在交趾時,曾寫信回家告誡他們:“我希望你們在聽到他人過失的時候,就像聽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樣,耳可以聽,而口卻不能講。好議論他人是非,隨意褒貶時政和法令,這是我最厭惡的事情。我寧可死,也不願聽到子孫有此類行徑。龍伯高為人寬厚謹慎,言談合乎禮法,謙恭而儉樸,廉正而威嚴,我對他既敬愛,又尊重,希望你們效法他。杜季良為人豪俠仗義,將別人的憂慮當作自己的憂慮,將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他父親去世開弔,幾郡的客人全來了。我對他又敬愛又尊重,卻不希望你們效法他。效法龍伯高不成,還可以做恭謹之士,正如人們所說的‘刻鴻鵠不成還象鴨’;若是效法杜季良不成,就會墮落成天下的輕浮子弟,正如人們所說的‘畫虎不成反似狗’了。”龍伯高,即山都縣長龍述;杜季良,即越騎司馬杜保,兩人都是京兆人。適逢杜保的仇人上書,指控杜保:“行為浮躁,蠱惑人心,伏波將軍馬援遠從萬里之外寫信回家告誡侄兒不要與他來往,而梁松、竇固卻同他結交,對他的輕薄偽詐行為煽風點火,敗壞擾亂國家。”奏書呈上,光武帝召梁松、竇固責問,出示指控的奏書和馬援告誡侄兒的書信。梁松、竇固叩頭流血,才未獲罪。詔命免去杜保官職,將龍述擢升為零陵太守。梁松由此憎恨馬援。

及援討武陵蠻,軍次下雋,有兩道可入,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從充則塗夷而運遠。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為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扼其喉咽,充賊自破;以事上之,帝從援策。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會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乃穿岸為室以避炎氣。賊每升險鼓譟,援輒曳足以觀之,左右哀其壯意,莫不為之流涕。耿舒與兄好侯書曰:“前舒上書當先擊充,糧雖難運而兵馬得用,軍人數萬,爭欲先奮。今壺頭竟不得進,大眾怫鬱行死,誠可痛惜!前到臨鄉,賊無故自致,若夜擊之,即可殄滅,伏波類西域賈胡,到一處輒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得書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驛責問援,因代監軍。

到後來,馬援征討武陵蠻人,大軍到達下雋。有兩條道路可入蠻界:一從壺頭,這條路近而水勢深險;一從充縣,這條路是坦途,但運輸線太長。耿舒主張走充縣,馬援卻認為那樣會消耗時日和軍糧,不如進軍壺頭,扼住蠻人咽喉,則充縣之敵將不攻自破。兩種意見上報朝廷,光武帝批准了馬援的戰略。於是漢軍進兵壺頭。蠻賊登高,把守險要,水流湍急,漢軍艦船不能上行。適逢酷暑,很多士兵患瘟疫而死,馬援也被傳染,於是在河岸鑿窟棲身以避暑熱。每當蠻賊爬到高處擂鼓吶喊,馬援便蹣跚跛行著察看敵情,左右隨從無不為他的壯志所感而哀痛流淚。耿舒在給他哥哥好侯耿的信中寫道:“當初我曾上書建議先打充縣,儘管糧草運輸困難,但兵馬前進無阻,大軍數萬,人人奮勇爭先。而如今竟在壺頭滯留,官兵憂愁抑鬱,行將病死,實在令人痛惜!前在臨鄉,敵兵無故自來,如果乘夜出擊,就可以將他們全殲。但馬援就像個作生意的西域商人,所到之處,處處停留,這就是 失利的原因。現在果然遇到了瘟疫,完全同我預言的一樣。”耿收到信後上奏朝廷,於是光武帝派梁松乘驛車前去責問馬援,並就此代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