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的時候,他徑直進入寢殿,在地面的青蒲上叩頭,流淚說:“劉驁以嫡長子的身份,被封作太子,已十多年了,他的尊號家喻戶曉,天下無不歸心,願做他的臣子。我見山陽王劉康一向得到陛下的寵愛,如今道路上紛紛傳言,既為國家也有個人考慮,認為太子的地位不穩。如果是這樣,三公、九卿及其以下高階官員,必然必死相爭,拒絕接受這樣的詔令。我請求陛下先賜我死,作為群臣的表率。”元帝素來仁慈,不忍看到史丹傷心流淚,而史丹的話又懇切中肯,甚為感動,有所覺悟,喟然嘆息說:“我的病日益沉重,太子劉驁、山陽王劉康、信都王劉興、年紀都小,心中思戀,對他們的未來怎不懸念!可是,並沒有改立太子的念頭。而皇后王政君一向謹慎小心,先帝又喜愛太子,我怎麼能違揹他的意旨?你從什麼地方聽到這些話?”史丹立即向後退,叩頭說:“我愚昧妄信傳言,罪當處死。”漢元帝於是接受勸諫,對史丹說:“我的病勢越來越沉重,恐不能痊癒,你要好好輔導劉驁,不要辜負了我的重託。”史丹唏噓起身告退。太子的地位,從此才告鞏固。而右將軍、光祿大夫王商,中書令石顯,也都站在劉驁一邊,用力擁戴保助。夏季,五月壬辰(二十四日),漢元帝在未央宮駕崩。
班彪贊曰:臣外祖兄弟為元帝侍中,語臣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節度,窮極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貢、薛、韋、匡迭為宰相。而上牽制文義,優遊不斷,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班彪贊曰:我外祖父的兄弟曾當過元帝的侍中,告訴我說:“元帝多才多藝,能寫一筆好篆書,會彈琴鼓瑟,吹奏洞簫。自己譜出曲調,填詞歌唱,釐定音節,極其精妙。從小就喜歡儒學,即位後徵召任用儒生,把國家的大政交給他們。貢禹、薛廣德、韋玄成、匡衡,相繼擔任丞相。但是,他為儒家經書的文義所牽制,優柔寡斷,漢宣帝的大業因此衰退。然而,他寬厚而能容人,謙恭節儉,態度溫雅,有古代君王的風範。
'9'匡衡奏言:“前以上體不平,故復諸所罷祠;卒不蒙福。案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親未盡。孝惠、孝景廟,親盡,宜毀。及太上皇、孝文、孝昭太后、昭靈後、昭哀後、武哀王祠,請悉罷勿奉。”奏可。
'9'丞相匡衡奏稱:“前些時,因為先帝身體不適,所以把廢除的祭廟和陵園予以恢復,結果仍不能蒙受祖先的賜福。據查,衛思後陵園、戾太子陵園、戾後陵園,親情未盡,不當撤除。孝惠皇帝、孝景皇帝的祭廟,親情已盡,應該撤除。至於太上皇、孝文帝、孝昭太后、昭靈後、昭哀王、武哀王的廟堂,也請一併撤除,不再奉祭。”劉驁批准。
'10'六月,己未,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以元舅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
'10'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太子劉驁即帝位,拜謁漢高祖的祭廟。尊祖母皇太后張氏“太皇太后”,尊母親皇后王政君“皇太后”。任命大舅父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主管尚書事務。
'11'秋,七月,丙戌,葬孝元皇帝於渭陵。
'11'秋季,七月丙戌(十九日),將元帝安葬於渭陵。
'12'大赦天下。
'12'大赦天下。
'13'丞相衡上疏曰:“陛下秉至孝,哀傷思慕,不絕於心,未有遊虞弋射之宴,誠隆於慎終追遠,無窮已也。竊願陛下雖聖性得之,猶復加聖心焉!《詩》雲:‘煢煢在疚’,言成王喪畢思慕,意氣未能平也。蓋所以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臣又聞之師曰:‘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關睢》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以來,三代興廢,未有不由此者也。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採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能!臣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節文,以章人倫。蓋欽翼祗慄,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眾之儀也;嘉惠和說,饗下之顏也。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則。今正月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