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安。甲戌,王宗綰克成州,擒其刺史李彥德。蜀軍至上樑坊,秦州節度使節李繼崇遣其子彥秀奉牌印迎降。宗絳入秦州,表排陳使王宗儔為留後。劉知俊攻霍彥威於州,半歲不克,聞秦州降蜀,知俊秉子皆遷成都;知俊解圍還鳳翔,終懼及禍,夜帥親兵七十人,斬關而出,庚辰,奔於蜀軍。王宗綰自河池、兩當進兵,會王宗瑤攻鳳州,癸未,克之。
'20'己巳(十三日),前蜀王宗翰率兵出青泥嶺,攻克固鎮,與秦州將領郭守謙在泥陽川交戰。前蜀兵敗退,撤到鹿臺山堅守。辛未(十五日),王宗綰率軍在金沙谷擊敗秦州士兵,抓獲了他們的將領李彥巢等,乘勝開赴秦州。興州刺史王宗鐸攻克階州,階州刺史李彥安投降。甲戌(十八日),王宗綰攻下成州,階州刺史李彥安投降。甲戌(十八日),王宗綰攻下成州,俘獲刺史李彥德。前蜀軍行至上染坊,秦州節度使李繼宗派他的兒子李彥秀拿著牌印迎降於前蜀軍。王宗絳進入秦州,上表薦排陣使王宗儔為秦州留後。後梁將領劉知俊在州進攻霍彥威,半年也沒有攻克,後來聽說秦州已經投降前蜀軍,劉知俊的妻、子都遷往成都。劉知俊撤軍回到鳳翔,很害怕禍及已身,於是在夜晚率領七十個親信,過關斬將逃出軍營,庚辰(二十四日),投奔前蜀軍。王宗綰從河池、兩當率兵前進,適逢王宗瑤攻打鳳州,癸未(二十七日),攻克鳳州。
'21'岐義勝節度使、同平章事李彥韜知岐王衰弱,十二月,舉耀、鼎二州來降。彥韜即溫韜也。乙未,詔改耀州為崇州,鼎州為裕州,義勝軍為靜勝軍,復彥韜姓溫氏,名昭圖,官任如故。
'21'岐國義勝節度使、同平章事李彥韜知道岐王很衰弱,十二月,率領耀、鼎州來投降。李彥韜就是溫韜。乙未(初九),後梁帝下詔改耀州為崇州,改鼎州為裕州,改義勝軍為靜勝軍,恢復李彥韜姓溫,名叫昭圖,他所任的一切官職和原來一樣。
'22'丁未,蜀大赦;改明年元曰通正。置武興軍於鳳州,割文、興二州隸之,以前利州園練使王宗魯為節度使。
'22'丁未(二十一日),前蜀對犯罪的人實行大赦;改明年的年號為通正。鳳州設定了武興軍,割出文州、興州隸屬於鳳州,任命前利州團練使王宗魯為鳳州節度使。
'23'是歲,清海、建武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巖,以吳越王為國王而已獨為南平王,表求封南越王及加都統,帝不許。巖謂僚屬曰:“今中國紛紛,孰為天子!安能梯航萬里,遠事偽庭乎!”自是貢使遂絕。
'23'這一年,清海、建武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巖任命吳越王錢為吳越國王,而自己則為南平王,並上表請求封自己為南越王並加都統,後梁帝沒有答應。劉巖對他的僚屬們說:“現在中國雜亂紛紛,誰為天子!怎能長途跋涉,經歷險阻來侍奉偽庭呢?”從此和朝廷斷絕了貢獻和使臣。
二年(丙子、916)
二年(丙子,公元916年)
'1'春,正月,宣武節度使、守中書令、廣德靖王全昱卒。
'1'春季,正月,後梁朝宣武節度使、守中書令、廣德靖王朱全昱去世。
'2'帝聞前河南府參軍李愚學行,召為左拾遺,充崇政院直學士。衡王友諒貴重,李振等見,皆拜之,愚獨長揖,帝聞而讓之,曰:“衡王於朕,兄也,朕猶拜之,卿長揖,可乎?”對曰:“陛下以家人禮見衡王,拜之宜也。振等陛下家臣;臣於王無素,不敢妄有所屈。”久之,竟以抗直罷為鄧州觀察判官。
'2'後梁帝聽說原來的河南府參軍李愚學問與操行都很好,於是召他來擔任左拾遺官,並充當崇政院直學士。衡王朱友諒位尊身貴,李振等人見都要向他跪拜,李愚見了只行拱手禮,後梁帝聽說以後責備他,說:“衡王朱友諒是我的兄長,我見了他都要跪拜,而你卻行拱手禮,這樣可以嗎?”李愚回答說:“陛下是以本家人的禮來見衡王的,向他跪拜是應該的。李振等是陛下的家臣。我和衡王素無來往,不也妄有所屈。”李愚見了衡王一直是這樣,後梁帝竟以他固執抗命而罷他為鄧州觀察判官。
'3'蜀主以李繼崇為武泰節度使、兼中書令、隴西王。
'3'前蜀主任命李繼崇為武泰節度使、兼中書令、隴西王。
'4'二月,辛丑夜,吳宿衛將馬謙、李球劫吳王登樓,發庫兵討徐知訓;知訓將出走,嚴可求曰:“軍城有變,公先棄眾自去,眾將何依!”知訓乃止。眾猶疑懼,可求闔戶而寢,鼾息聞於外,府中稍安。壬寅,謙等陳於天興門外,諸道副都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