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崔安潛撥出節度使府庫錢一千五百緡,分別放置於成都蠶市、藥市、七寶市等三市,在市上張榜,稱:“有能告發並逮捕一個盜賊者,賞錢五百緡。盜賊不可能獨自一個行竊,必定有同夥,若同夥告發,可以釋免他的罪,和平常人一樣領賞。”不久,就有人捕獲盜賊來到官府的,盜賊不服,說:“你與我同夥為盜已十七年,髒物都是平分,你怎麼敢逮捕我,即使到官府,你與我與一樣要被處死。”崔安潛對盜賊說:“你既然知道我有榜,為何不將你的同夥逮捕送官府,如果你這樣做,他就該處死,你就該受到獎賞了。現在你既然被他告發,還有什麼話好說!”於是立即給捕賊的人賞錢,讓盜賊看見,然後將盜賊押到市上剮死,並誅滅其一家。於是盜賊與他們的同夥互相猜疑,在成都無容身之地,不到第二天天亮,盜賊們就乘夜逃跑,西川境內沒有一個盜賊。
安潛以蜀兵怯弱,奏遣大將齎牒詣陳、許募壯士,與蜀人相雜,訓練用之,得三千人,分為三軍,亦戴黃帽,號黃實軍。又奏乞洪州弩手,教蜀人用弩走丸而射之,選得千人,號神機弩營。蜀兵由是浸強。
崔安潛以蜀中士兵懦弱膽怯,上奏朝廷請奉牒文到陳州、許州招募壯士,與蜀人混合編排,經訓練後作為軍隊,共得三千士兵,分成三軍,每人頭裁黃帽,號稱黃頭軍。又上奉朝廷乞求派來洪州弓弩手,教蜀人用弓弩射丸的技術,又選得弓弩手一千人,號稱神機弩營。蜀兵於是漸漸強悍起來。
'8'涼王薨。
'8'唐懿宗子涼王李去世。
'9'上以群盜為憂,王鐸曰:“臣為宰相之長,在朝不足分陛下之憂,請自督諸將討之。”乃以鐸守司徒兼侍中,充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招討都統。
'9'唐僖宗因為群盜猖狂而十分憂慮。王鐸說:“我為宰相之首,在朝廷不足以分擔陛下的憂慮,請讓我出朝督促諸將討伐盜賊。”於是以王鐸為試署司徒兼侍中,充當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招討都統。
'10'五月,辛卯,敕賜河東軍士銀。牙將賀公雅所部士卒作亂,焚掠三城,執孔目官王敬送馬步司。節度使李侃與監軍自出慰諭,為之斬敬於牙門,乃定。
'10'五月,辛卯,(初二),唐僖宗下詔敕賜給河東軍士銀餉。河東牙將賀公雅部下計程車卒起而作亂,焚燒並劫掠晉陽三城,並將孔目官王敬逮捕押送至馬步司,河東節度使李侃與宦官監軍親自出來宣慰勸諭,在亂軍逼迫下將王敬斬殺於牙門,亂事才平定。
'11'泰寧節度使李系,晟之曾孫也,有口才而實無勇略,王鐸以其家世良將,奏為行營副都統兼湖面觀察使,使將精兵五萬並土團屯潭州,以塞嶺北之路,拒黃巢。
'11'泰寧節度使李系是李晟的曾孫,能說會道,而實際上無勇無謀,王鐸以為他一家世代出良將,上奏請任李係為行營副都統兼湖面南觀察使,讓他率領精兵五萬加上土團屯於潭州,用以堵塞南嶺以北的道路,以抗拒黃巢軍的北進。
'12'河東都虞候每夜密捕賀公雅部卒,族滅之。丁巳,餘黨近百人稱“報冤將”,大掠三城,焚馬步都虞候張鍇、府城都虞候郭家。節度使李侃下令,以軍府不安,曲順軍情,收鍇、,斬於牙門,並遂其家;以賀公雅為馬步都虞候。鍇、監刑,泣言於眾曰:“所殺皆捕盜司密申,今日冤死,獨無烈士相救乎!”於是軍士復大噪,篡取鍇、歸都虞候司。尋下令,復其舊職,並召還其家;收捕盜司元義宗等三十餘家,誅滅之。已示,以馬步都教練使朱玫等為三城斬斫使,將分兵捕報冤將,悉斬之,軍城始定。
'12'河東都虞候每夜秘密逮捕賀公雅所部曾參與作亂計程車卒,抓到後即殺其全家族。丁巳(二十八日),亂軍餘黨近百人自稱“報冤將”,於晉陽三城大肆搶掠,焚燒馬步都虞候張鍇、府城都虞候郭的家。河東節度使李侃以軍府不得安寧,曲意順從亂軍的願望,竟下令將張鍇、郭逮捕,於牙門斬首,並驅逐他們的家屬;任命賀公雅為馬步都虞候。張鍇、郭監刑時,哭著對眾人說:“我們只是奉命而行,所殺的人都是捕盜司所申報的名單,今日死得實在是兔枉,難道這裡就沒有英烈之士仗義相救嗎?”軍士們聽後再次喧噪起來,將張鍇、郭劫下刑場,送歸都虞候衙門。不久李侃下令恢復二人舊職,並且召還他們的家屬;將捕盜司元義宗等三十餘人收捕,連同其全家一起誅殺。已示(三十日),又任命馬步都教練使朱玫等為三城所斬斫使,率領士兵分頭逮捕報冤將,將他們全部斬首,軍城始得以安定下來。
'13'黃巢與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