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秋,七月,辛巳,以太子賓客韋巨源同中書門下三品,西京留守如故。
'35'秋季,七月,辛巳(初四),唐中宗任命太子賓客韋巨源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仍保留他原任的西京留守職務。
'36'特進漢陽王張柬之表請歸襄州養疾;乙未,以柬之為襄州刺史,不知州事,給全俸。
'36'特進、漢陽王張柬之上表請求回到襄州養病;乙未(十八日),唐中宗任命張柬之為襄州刺史,但不主管該州事務而領取全額俸祿。
'37'河南、北十七州大水。八月,戊申,以水災求直言。右衛騎曹參軍西河宋務光上疏,以為:“水陰類,臣妾之象,恐後庭有幹外朝之政者,宜杜絕其萌。今霖雨不止,乃閉坊門以禳之,至使里巷謂坊門為宰相,言朝廷使之燮理陰陽也。又,太子國本,宜早擇賢能而立之。又,外戚太盛,如武三思等,宜解其機要,厚以祿賜。又,鄭普思、葉靜能以小技竊大位,亦朝政之蠹也。”疏奏,不省。
'37'黃河南北十七個州發大水。八月,戊申(初一),唐中宗因發生水災的緣故而下詔要求臣下直言規諫自己的過失。右衛騎曹參軍西河縣人宋務光上疏認為:“水屬陰類,是臣下、女人之象,恐怕是後宮有干預外朝政事的,陛下應當設法防患於未然;現在連日大雨不止,朝廷於是關閉坊市北門來祈求晴天,以至於使民間稱坊門為宰相,說是朝廷讓它來調解陰陽的。再者,太子乃是立國的根本,應當及早選擇賢良而有才能的王子,將他立為太子;此外,外戚勢力太大,像武三思等人,應當解除他們所擔任的重要職務,再多給他們一些俸祿;最後一點,鄭普思、葉靜能僅憑一些雕蟲小技就竊據高位,他們也是敗壞朝政的蛀蟲。”這篇奏疏呈上來之後,唐中宗根本不審閱。
'38'壬戌,追立妃趙氏為恭皇后,孝敬皇帝妃裴氏為哀皇后。
'38'壬戌(十五日),唐中宗將妃子趙氏追立為恭皇后,將孝敬皇帝李弘的妃子裴氏追立為哀皇后。
'39'九月,壬午,上祀昊天上帝、皇地於明堂,以高宗配。
'39'九月,壬午(初五),唐中宗在明堂祭祀昊天上帝、皇地,以唐高宗李治配享。
'40'初,上在房陵,州司制約甚急;刺史河東張知謇、靈昌崔敬嗣獨待遇以禮,供給豐贍。上德之,擢知謇自貝州刺史為左衛將軍,賜爵范陽公。敬嗣已卒,求得其子汪,嗜酒,不堪厘職,除五品散官。
'40'當初,唐中宗被貶到房陵時,地方官府對他的限制約束十分嚴格,只有刺史河東縣人張知謇和靈昌縣人崔敬嗣兩人對他以禮相待,供給的物品十分豐富。唐中宗很感激他們兩人,於是將張知謇由貝州刺史提拔為左衛將軍,並賜爵為范陽公。崔敬嗣已經去世,唐中宗找到他的兒子崔汪。但由於崔汪嗜酒如命,實在不能勝任任何實際職務,只好讓他當五品散官。
'41'改葬上洛王專玄貞,其儀皆如太原王故事。
'41'唐中宗為韋后的父親上洛王韋玄貞改葬,其禮儀都依照武則天之父太原王的先例。
'42'癸巳,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罷為禮部尚書,以其從父安石為中書令故也。
'42'癸巳(十六日),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被免去相職,改任禮部尚書,這是因為他的叔父韋安石被任命為中書令的緣故。
'43'以左衛將軍上紀處訥兼檢校太府卿,處訥娶武三思之妻姐故也。
'43'唐中宗任命左衛將軍上人紀處訥兼任檢校太府卿,這是由於紀處訥娶了武三思之妻的姐姐的緣故。
'44'冬,十月,命唐休留守京師。
'44'冬季,十月,唐中宗命令唐休留守京師。
'45'癸亥,上幸龍門;乙丑,獵於新安而還。
'45'癸亥(十七日),唐中宗巡幸龍門;乙丑(十九日),唐中宗在新安狩獵之後又返回東都。
'46'辛未,以魏元忠為中書令,楊再思為侍中。
'46'辛未(二十五日),唐中宗任命魏元忠為中書令,楊再思為侍中。
'47'十一月,戊寅,群臣上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帝,皇后曰順天皇后。壬午,上與後謁謝太廟,赦天下;相王、太平公主加實封,皆滿萬戶。
'47'十一月,戊寅(初二),群臣給唐中宗上尊號為應天皇帝,為韋后上尊號為順天皇后。壬午(初六),中宗與韋后一同到太廟拜謝列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