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並下詔赦免天下罪囚;同時下詔將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實封戶都加至一萬戶。
'48'己丑,上御洛城南樓,觀潑寒胡戲。清源尉呂元泰上疏,以為“謀時寒若,何必裸身揮水,鼓舞衢路以索之!”疏奏,不納。
'48'己丑(十三日),唐中宗登上洛城門南樓觀看潑寒胡戲。清源尉呂元泰上疏認為:“君主善於謀劃,則四時寒暑自然順暢,何必赤身裸體,潑水為樂,在大街上擊鼓起舞以乞求寒冬的到來呢?!”奏疏呈上以後,中宗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49'壬寅,則天崩於上陽宮,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親屬皆赦之。”
'49'壬寅(二十六日),武則天在上陽宮駕崩,終年八十二歲。臨死時武則天留下遺命:“去掉皇帝稱號,以後稱為則天大聖皇后。高宗的后妃王氏和蕭氏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三人的親屬都全部赦免。”
上居諒陰,以魏元忠攝冢宰三日。元忠素負忠直之望,中外賴之;武三思憚之,矯太后遺制,慰諭元忠,賜實封百戶。元忠捧制,感咽涕泗,見者曰:“事去矣!”
唐中宗在為武則天居喪守制期間,派魏元忠代理三天冢宰職務。魏元忠向來就有忠誠正直的聲望,因而深得朝野倚重。武三思對此很是擔憂,於是偽造武則天的遺命,對魏元忠好言勸慰,並賜給魏元忠封戶一百。魏元忠手捧“太后遺制”涕淚縱橫,看見這一情景的人說:“魏元忠再也不會有所作為了!”
十二月,丁卯,上始御同明殿見群臣。
十二月,丁卯(二十一日),唐中宗才親臨同明殿接見群臣。
'50'太后將合葬乾陵,給事中嚴善思上疏,以為:“乾陵玄宮以石為門,鐵錮其縫,今啟其門,必須鐫鑿。神明之道,體尚幽玄,動眾加功,恐多驚黷。況合葬非古,漢時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晉已降,始有合者。望於乾陵之傍更擇吉地為陵,若神道有知,幽途自當通會;若其無知,合之何益!”不從。
'50'武則天的靈柩將要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給事中嚴善思上疏認為:“乾陵墓穴的門是用石頭做成的,石門的門縫又用熔化的鐵水密封,如果想開啟石門,就必須使用鑽鑿一類的工具。供奉神之道,重在保持幽靜玄遠的氣氛,倘若興師動眾地開啟石門,恐怕對神多有驚動褻。況且夫妻合葬並非古制,漢代皇帝的陵墓,大多數都沒有皇后合葬,從魏晉以來,才有合葬的。希望陛下能在乾陵旁邊另外選擇風水好的地方修建陵墓,假如帝后神靈有知,兩人在陰間自然會相聚;如果無知,合葬又有什麼用處呢!”唐中宗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51'是歲,戶部奏天下戶六百一十五萬,口三千七百一十四萬有畸。
'51'這一年,戶部上報唐中宗說,全國共有六百一十五萬戶,總計三千七百一十四萬多人。
二年(丙午、706)
二年(丙午,公元706年)
'1'春,正月,戊戌,以吏部尚書李嶠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於惟謙同平章事。
'1'春季,正月,戊戌(二十三日),唐中宗任命吏部尚書李嶠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任命中書侍郎於惟謙為同平章事。
'2'閏月,丙午,制:“太平、長寧、安樂、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並開府,置官屬。”
'2'閏月,丙午(初一),唐中宗頒下制書:“太平公主、長寧公主、安樂公主、宜城公主、新都公主、定安公主和金城公主都可以開建官署,設定僚屬。”
'3'武三思以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尚在京師,忌之,乙卯,出為滑、、豫三州刺史。
'3'因為敬暉、桓彥範和袁恕己三人仍在京師,武三思忌恨他們,乙卯(初十),武三思將三人分別外放為滑州、州和豫州刺史。
'4'賜鄉僧萬回號法雲公。
'4'唐中宗賜予鄉和尚萬回法雲公的稱號。
'5'甲戌,以突騎施酋長烏質勒為懷德郡王。
'5'甲戌(二十九日),唐中宗封突騎施酋長烏質勒為懷德郡王。
'6'二月,乙未,以刑部尚書韋巨源同中書門下三品,仍與皇后敘宗族。
'6'二月,乙未(二十一日),唐中宗任命刑部尚書韋巨源為同中書門下三品,還讓他列入韋皇后的宗族之中。
'7'丙申,僧慧範等九人並加五品階,賜爵郡、縣公;道士史崇恩等加五品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