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督領右部,管轄武昌以西至蒲圻一帶地區;任命威北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督領左部,代替陸遜,鎮守武昌。
'4'漢大赦。大司農河南孟光於眾中責費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敝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權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何有旦夕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惡乎!”但顧謝,而已。
'4'蜀漢實行大赦。大司農、河南人孟光當眾責備費說:“實行大赦,就象樹木一半茂盛另一半卻枯槁一樣,是一種偏頗的政策,不是聖明之世所應實行的。只有到了社會極端衰敗,實在不得已的時候,才能暫且變通偶爾實行一次。如今主上仁德聖明,百官們也都盡職盡責,哪兒有什麼迫在眉睫的危急情況而幾次施行這種不平常的恩典,去加惠於那些為非作歹的奸惡之徒呢?”費只是一個勁兒地看著他道歉,謙恭地聽其責備而已。
初,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由是蜀人稱亮之賢,知不及焉。
當初,諸葛亮做丞相的時候,有人認為他不肯實行大赦,諸葛亮回答說:“治理國家要靠大的德政,而不靠小恩小惠,因此漢代的賢臣匡衡、吳漢不願實行大赦。先帝也曾說過:‘我與陳元方、鄭康成在一起時,常常聽他們給我講述治國之道,但是竟沒有一次講到過赦免政策。象劉表、劉琮父子那樣,每年都實行赦免,對於治國又有什麼好處?’”因此蜀人極力稱讚諸葛亮的賢明,而知道費是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