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3 / 4)

,事洩,並黨與皆伏誅。

'4'秋季,七月,吳國將軍馬茂圖謀殺害吳王及大臣以降魏,事情洩漏,馬茂和他的黨羽都被誅殺。

'5'八月,以太常高柔為司空。

'5'八月,任命太常高柔擔任司空。

'6'漢甘太后殂。

'6'蜀甘太后去世。

'7'吳主遣校尉陳勳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雲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

'7'吳王派遣校尉陳勳統率屯田部隊及工匠三萬人,開鑿句容山道,從小其直到雲陽西城,開通集市,以會商旅,並修建了儲存糧物的邸閣。

'8'冬,十一月,漢大司馬琬卒。

'8'冬季,十一月,蜀大司馬蔣琬去世。

'9'十二月,漢費至漢中,行圍守。

'9'十二月,蜀費抵達漢中,巡視戍邊軍隊。

'10'漢尚書令董允卒;以尚書呂為尚書令。

'10'蜀尚書令董允去世,任命尚書呂擔任尚書令。

董允秉心公亮,獻可替否,備盡忠益,漢主甚嚴憚之。宦人黃皓,便僻佞慧,漢主愛之。允上則正色規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董允心地正直無私,諍言進諫,竭盡忠心。漢王對他非常敬畏。宦官黃皓,關於花言巧語,逢迎獻媚,漢王對他十分寵愛。董允對上則嚴肅地規勸漢王,對下則多次指責黃皓。黃皓畏懼董允,不敢胡作非為,直到董允去世時,黃皓的官位不過黃門丞。

費以選曹郎汝南陳祗代允為侍中,祗矜厲有威容,多技藝,挾智數,故以為賢,越次而用之。祗與皓相表裡,皓始預政,累遷至中常侍,操弄威柄,終以覆國。自陳祗有寵,而漢主追怨董允日深,謂為自輕,由祗阿意迎合而皓浸潤構間故也。

費任命選曹郎汝南人陳祗接替董允擔任侍中,陳祗端莊威嚴,多才多藝,很有心計,所以費認為他是賢能,越級提拔任用。陳祗與黃皓內外勾結,黃皓才開始參予政事,多次升遷至中常侍,操弄權柄,終於斷送了蜀國。自從陳祗受到寵信,漢後主追怨董允日漸加深,認為董允輕視他,這是由於陳祗阿諛迎合及黃皓不斷離間的緣故。

資治通鑑第七十五卷

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

魏紀七 魏邵陵厲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吳車騎將軍朱然寇中,殺略數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吳國車騎將軍朱然侵犯中,殺死掠奪了數千人之後,才離去。

'2'幽州刺史丘儉以高句驪王位宮數為侵叛,督諸軍討之;位宮敗走,儉遂屠丸都,斬獲首虜以千數。句驪之臣得來數諫位宮,位宮不從;得來嘆曰:“立見此地將生蓬蒿。”遂不食而死。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位宮單將妻子逃竄,儉引軍還;未幾,復擊之,位宮遂奔買溝。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

'2'魏國幽州刺史丘儉因為高句麗國王位宮屢次侵犯邊境舉兵叛亂,所以就率軍去討伐他;位宮失敗逃走後,丘儉屠殺高句麗國的首都丸都城軍民,殺死、俘虜的數以千計。高句麗的大臣得來曾經多次勸諫位宮不要叛亂,但位宮不聽;得來悲嘆地說:“用不了多久就將見到此地長滿蓬蒿野草了。”說完之後就絕食而死了。丘儉得知此事後,命令各路軍隊不得毀壞得來的墓,不得砍伐墓地的樹木,如俘獲了得來的妻子兒女,也全部釋放回家。位宮獨自帶著妻子兒女狼狽逃竄,丘儉也率軍回撤了;但沒過多久,丘儉又派兵追殺位宮,位宮逃奔到買溝,丘儉隨即派遣玄菟太守王欣繼續追擊,一直追過了沃沮城一千多里,到達了肅慎氏的南部邊界,就在那裡刻石立碑,記述了此次戰功,然後率軍凱旋而歸。此次進攻誅殺及納降的敵軍總計有八千餘人。於是論功行賞,受封為侯爵者有一百餘人。

'3'秋,九月,吳主以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車騎將軍朱然為左大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大司馬。分荊州為二部:以鎮南將軍呂岱為上大將軍,督右部,自武昌以西至薄蒲圻;以威北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督左部,代陸遜鎮武昌。

'3'秋季,九月,吳王任命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車騎將軍朱然為左大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大司馬。把荊州分為兩個部分:任命鎮南將軍呂岱為上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