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小助理的工作,楚銘並沒有輕鬆多少。
軒意在工作的時候是極其認真的,他這個掛了副總編劇的人,也得跟著他一起認真。
本來對於楚銘的空降,編劇組有些人很不滿意。但在得知楚銘的身份和後臺之後,那些人即使不一定去巴結,但也絕對不敢說壞話了。
倒不是他們有多虛偽,不過是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已。
軒意雖然工作上要求很高,但比起之前的楚銘跟隨的編劇,對楚銘的指導的確更詳細一些。
倒不是那些編劇藏著掖著,只是畢竟不是什麼多麼熟悉的人,也沒有拜師之類,不可能手把手的教。
楚銘基礎為零,還真得要手把手教基礎。至於更高層次的注意事項,那幾個編輯已經教的差不多了。
楚銘自己也有看書自學。但有些看書並不能瞭解的太清楚,甚至楚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來了解的並不清楚。在軒意講解之後,楚銘才恍然大悟,並將之前學的東西融會貫通。
楚銘本來以為跟著編劇學就可以了,現在他考慮去報個班,系統的學習一下。
軒意建議道:“你可以報一個網路課程,中戲帝影都有錄播的網路課程賣,這樣時間比較自由。有什麼不懂的,就來問我。”
軒意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編劇了,這話也不算說大話。
楚銘立刻拿出手機,在軒意的幫忙下,選擇了一個網路課程併購買,行動力槓槓的。
除了軒意電視劇的編劇之外,楚銘還要忙自己電影的編劇。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小說,所以在寫劇本的時候,燒腦程度稍稍好一些。至少不用去揣摩人物思想。
在軒意的教導下,楚銘對寫劇本更得心應手了一些,他那主編劇也對楚銘讚不絕口,說楚銘再磨練一下,至少自己小說的劇本,擔任總編劇是沒問題的。
他已經把握住了編劇的節奏。
編劇並不一定要多少的文筆,那劇本不是小說,不需要你細緻的描寫。劇本最重要的,是節奏感。
一集電視劇,一場電影,就那麼多時間。怎麼在有限的時候,勾住大家的興趣不放,就是編劇的功夫。
有些電視劇,講了好幾集都平鋪直敘讓人提不起興致,那可不僅僅是導演和演員的鍋。
精彩的劇本,是一部好劇的基本。
即使是被人評價為毫無內涵毫無邏輯的商業片,在劇本節奏把握也是很看重的,甚至說,更看重。
怎麼讓毫無內涵毫無邏輯的劇本,在拍攝時表現的高|潮不斷,這就是節奏。
即使最後看完之後說好傻,但在看的時候,還是很爽的。
爽點,就是節奏。
楚銘終於漸漸摸索到這種節奏。
在兩邊擔任編劇的同時,楚銘的《大漢》終於寫完了第一個劇情。
楚漢爭霸結束,劉邦稱帝。
楚銘在項羽之死的時候,即使讀者們前面評判項羽的人很多,對項羽的弱點說的頭頭是道,看著項羽從楚漢之爭佔盡優勢到漸漸敗北多是惋惜甚至憤怒。但項羽之死,還是讓讀者們很是難受。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霸王別姬,千古絕唱。
論帝王之道而言,項羽的確不如劉邦遠矣。但論個人魅力,項羽並不輸於劉邦,甚至因為他的專情,他的英雄氣概,後世比劉邦人氣更高可想而知。
項羽在烏江邊,以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為由,於江邊自刎,而後被想要用他的屍體領賞的宵小分屍。
英雄最終遭此侮辱,讓讀者們心裡怎會好受?
即使後來劉邦將項羽的屍體拼好並以魯公之禮厚葬,也無法減輕讀者心中沉重的一星半點。
楚銘寫這一段劇情的時候,心情同樣很沉重。
劉邦厚葬項羽可能有政治作秀的因素在裡面,但為其哭泣卻一定有真心。
劉邦是真的敬佩這個對手,並真心為其惋惜。
或許有人說這是勝利者的惺惺作態,但劉邦對項羽是肯定認同的。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雖然對項羽多有批判,但卻將項羽放入帝王本紀中,項羽成為唯一不是帝王還進入帝王本紀的人,可見司馬遷對其評價也絕對不低。
那些批評,和讀者們一樣,更多的是惋惜。
但無論怎麼惋惜,項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