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3 / 4)

小說:紫華君 作者:賴賴

以往亂世將盡?”當即就有一個文士忍不住搭話,並向老者拱手行禮。

老者答了一禮,卻未回答,旁邊又有一個文士道:“交淺言深,卻是我等莽撞,只是,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我輩後進,見識尚淺,盼前輩不吝指點。”

老人家不由笑道:“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確是有緣!看各位行色,定是赴東嵐參加解試,以爾等之見,東嵐這般行事離天下歸心尚有多遠?”

眾人一愣,卻聽老者幽然一嘆:“敢立天下歸心之制,東嵐志在天下……這亂世又能再有多久?”

“……終究是亂世,東嵐縱然天下歸心,亦需有實力,實力歸根結底便是軍力,紫華君之後,東嵐至今未得將兵統帥之才,何能終結亂世?”一個清朗的聲音自船頭傳來,眾人循聲望去,卻見一個瘦削的白衣文士傲然而立。

老者打量了他一番,最後深深地看了一眼他腰側的佩劍,搖頭輕笑,示意侍妾扶自己回船艙:“老了!老了!……”

眾人大惑不解,卻不好追問,只有那個說“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文士,眼中眸光一閃,拉著首先出聲的友人走向船頭,拱頭執禮,笑道;“在下羅謹字慎之,這位是王希字子期,不知兄臺如何稱呼?聽口音,兄臺與我等一樣,都是安陸人?”

白衣文士一怔,臉色微紅,半晌才道;“崔述,無字。”

這個答案讓羅謹與王希一愣,他看上去已過弱冠之齡,也是行過冠禮的裝束,為何無字?

崔述看了兩人一眼,語氣淡然地解釋:“家中長輩盡歿,在下乃自冠。”

亂世之中,變故迭起,自行冠禮雖不常見,卻不稀奇,兩人當即也就表示一下哀悼之意,又客套了兩句,羅謹便拉著王希離開。

走開幾步,羅謹才對一臉不高興的王希道:“我們挑起了人家的傷心事,當然得離開。”

王希雖然是直性子,倒也不笨,立即就明白了,卻還是抱怨了一句:“你這些聰明人就是麻煩!盡弄些不明不白的事情!”

羅謹與王希是多年的同窗好友,也不以為意,將到拉到船尾,才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王希聞言便是一驚:“他是……”幸好,他也知道不能說出口,立即捂住自己的嘴。

“八成!”羅謹點頭。

王希點頭,卻仍舊處於怔忡出神的狀態,羅謹笑了笑,微微眯眼,不知在轉什麼心思。

半晌,王希回過神來,兩人才準備回前面的甲板,剛繞過船艙,他們就見船老大站在船舷邊,望著他們,滿臉驚訝,羅謹正要開口中,卻見船舷欄杆上正擺著三牲祭品,不由一愣。

船老大見他們看向旁邊,望了一眼,不由尷尬,乾笑兩聲,解釋:“這……這是一些老規矩,讓客官見笑了。”

兩人也無意多管閒事,點點頭,就走了。

經過船老大身邊時,羅謹低聲說了一句:“是祭那首詞的作者吧!”

船老大臉色一白,正待分辯,卻見兩人已經離開,禁不住腿一軟,跪倒在船舷邊。

………【第二章 職方】………

陵是瀾江重鎮,扼守著瀾江航道的咽喉之所,一直是都督的幕府所在。

一年前,東嵐兵鋒直下,東安大都督崔莫卻因述職而赴王京,東安軍一潰千里,江陵竟成孤城,江陵令苦守十日,終是難抵東嵐大軍,城破自盡。這座安陸苦心經營近百年的東南重鎮如此輕易易手,幾乎令天下震動。

各國都在等安陸的反應,可是,安陸卻未有任何動靜,三個月後,安陸內亂的訊息漸漸傳開,各國才明白東嵐竟是選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

攻守易形,想從東嵐手中再奪回那些城邑土地可就不容易了,沒等雙方議和,東嵐已在這塊新領土上設郡置縣,推行東嵐制度,而安陸王好容易傷愈,卻不得不面對永寒身亡而引發的一系列民亂事件,偏偏那三個月的時間,朝堂上,素王與鄭後、太子竟勢成水火,安陸王不得不聽從素王“攘外必先安內”的建言,主動割讓滄水以東的全部土地,換取東嵐的息兵,全力安內。

至此,東嵐的領土面積已與安陸不相上下,已經可以稱為首屈一指的強國。

其它國家一旦擴張,在新疆域上,總是以維持舊制來安撫民心,可是東嵐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安陸舊土上強行推行東嵐制度。

一直以來,各國實行的都是聖朝舊制,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公田制,即普天之正莫非王土,每年冬季官府按丁授田,土地不得買賣,各家貴族的封地也是如此行事,只不過授田一事由封主的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