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周作人傳 作者:莫再講

乾女兒楊三姑娘等,對於她們的不幸命運深感同情,乃至終生不忘,其婦女觀或許即肇始於此。後來在南京獄中,所作《花牌樓》之三有云:“我懷花牌樓,難忘諸婦女。主婦有好友,東鄰石家婦。自言嫁山家,會逢老姑怒。強分連理枝,賣與寧波賈。後夫幸見憐,前夫情難負。生作活切頭,無人知此苦。傭婦有宋媼,一再喪其侶。最後從轎伕,肩頭肉成阜。數月一來見,吶吶語不吐。但言生意薄,各不能相顧。隔壁姚氏嫗,土著操杭語。老年苦孤獨,瘦影行踽踽。留得乾女兒,盈盈十四五。家住清波門,隨意自來去。天時入夏秋,惡疾猛如虎。婉孌楊三姑,一日歸黃土。主婦生北平,髫年侍祖父。嫁得窮京官,庶幾尚得所。應是命不猶,適值暴風雨。中年終下堂,飄泊不知處。人生良大難,到處聞悽楚。不暇哀前人,但為後人懼。”關於楊三姑娘,他還寫過一篇《初戀》9,說她“在我的性的生活裡總是第一個人,使我於自己以外感到對於別人的愛著,引起我沒有明瞭的性的概念的,對於異性的戀慕的第一個人”。。 最好的txt下載網

周作人傳 第一章 一八八五(3)

更重要的是在另一方面:“恰好十四歲時往杭州去,不再進書房,只在祖父旁邊學做八股文試帖詩,平日除規定看《綱鑑易知錄》,抄《詩韻》以外,可以隨意看閒書,因為祖父是不禁止小孩看小說的。他是個翰林,脾氣又頗怪戾,但是對於教育卻有特別的意見:他很獎勵小孩看小說,以為這能使人思路通順,……我那時便讀了不少的小說,好的壞的都有,看紙上的文字而懂得文字所表現的意思,這是從此刻才起首的。由《儒林外史》,《西遊記》等漸至《三國演義》,轉到《聊齋志異》,這是從白話轉到文言的徑路。教我懂文言,並略知文言的趣味者,實在是這《聊齋》,並非什麼經書或《古文析義》之流。《聊齋志異》之後,自然是那些《夜談隨錄》等的假《聊齋》,一變而轉入《閱微草堂筆記》,這樣,舊派文言小說的兩派都已入門,便自然而然地跑到《唐代叢書》裡邊去了。”10這對於他的中文修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後他稱祖父為“教會我讀書的老師”11。

至於大哥,取《魯迅的青年時代》等書中的有關介紹,與周作人對自家早年志趣的描述兩相對照,可以看出情形頗為近似,其實正是他受到影響之處。舉個例子,他提到魯迅“看《玉芝堂談薈》知道了歷代武人的吃人肉,看《雞肋編》知道了南宋山東義民往杭州行在,路上以人肉乾為糧,看《南燼紀聞》知道了金人的淫虐,看《蜀碧》知道了張獻忠的兇殺,看《明季稗史彙編》裡的《揚州十日記》知道了滿人的屠殺,至於《皇朝典故》殘本《立齋閒錄》錄存明永樂的上諭,兇惡得‘言語道斷’,更是使得他生氣,……”12又說:“豫才從小喜歡‘雜覽’,讀野史最多,受影響亦最大,——譬如讀過《曲洧舊聞》裡的‘因子巷’一則,誰會再忘記,會不與《一個小人物的懺悔》所記的事情同樣的留下很深的印象呢?”13就與南京獄中所作《修禊》一詩“往昔讀野史,常若遇鬼魅。白晝踞心頭,中夜入夢寐。其一因子巷,舊聞尚能記。次有齊魯民,生當靖康際。沿途吃人臘,南渡作忠義。待得到臨安,餘肉存幾塊。哀哉兩腳羊,束身就鼎鼐。猶幸制燻臘,咀嚼化正氣”的自述相彷彿。兄弟二人早年有著共同的閱讀興趣,合夥買書,結伴抄書,也都對自然界感到親近。

從某種意義上講,後來他們各自的學問乃是發祥於同一來源。譬如,周作人回憶說:“《唐代叢書》買不起,託人去轉借來看過一遍,我很佩服那裡的一篇《黑心符》,抄了《平泉草木記》,豫才則抄了三卷《茶經》和《五木經》。”14講到魯迅有云:“他對於唐宋文一向看不起,可是很喜歡那一代的雜著,小時候受《唐代叢書》的影響,後來轉《太平廣記》,發心輯錄唐以前的古小說,成為《鉤沉》鉅著,又集唐代傳奇文,書雖先出,實在乃是《鉤沉》之續,不過改輯本為選本罷了。這一方面的努力即是研究小說史的準備,……”15講到自己則說:“《唐代叢書》因為板子都欠佳,至今未曾買好一部,我對於他卻頗有好感,裡邊有幾種書還是記得,我的雜覽可以說是從那裡起頭的。……《唐代叢書》是雜學入門的課本,現在卻亦不能舉出若干心喜的書名,或者上邊所說《爾雅音圖》各書可以充數,這本不在《叢書》中,但如說是以從《唐代叢書》養成的讀書興味,在《叢書》之外別擇出來的中意的書,這說法也是可以的吧。這個非正宗的別擇法一直維持下來,成為我搜書看書的準則。”16

周作人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