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使為父想起你早已亡故的先大父來!”
蒙毅知道湛盧劍乃是先大父蒙驁公的貼身佩劍,蒙驁公憑藉湛盧劍縱橫江湖,揚名齊國武林,外號“中正劍”與易水“逍遙劍”中山伯有齊名,湛盧劍與魚腸劍同為歐治子所鑄傳世名劍,父親蒙武由此想起大父蒙驁那柄湛盧劍,蒙毅聽說則已被蒙驁斷為二截,據說九年之前蒙驁兵敗河外,逃至崤山,感嘆為國捐軀的秦國士卒,悲唱《國殤》,深深自責,於是,激勵自己。現今那柄兩截湛盧名劍仍藏於蒙府藏堂之內。
蒙毅也憶起先大父蒙驁,不禁心下悲然,蒙武背持魚腸寶劍,意氣勃發,凜起濃眉忽道:“毅兒,你在鬼谷三年,蒙受指神鬼谷先生點撥,聽說武功驚人,想是大為長進,為父倒是很想見識見識!”
剛一說完,未等蒙毅發話,蒙武左手捏個劍訣,右手已然吟吟振劍而起,使出“小雅劍法”劍式中“姑洗劍”徑向蒙毅前胸刺去。這下變起倉猝,蒙毅心裡雖無準備,可他修習過鬼谷至上內功《陰符》,心隨意到,得心應手,輕輕向後挪了一小步,便已躲過劍鋒。
蒙武一劍刺空,側目斜睨,沉心定氣,繼而邁上三步,揮劍連削,一連使出三式“應鐘劍”,直逼蒙毅門戶,可是每次蒙毅總是小步輕挪,身體微側,便已輕易躲過。樣子十分輕鬆。
蒙武施開“小雅劍法”“羽”劍式招招進逼,間不容歇,每招每式都章法嚴謹,氣象莊嚴,自有一番儒家氣度。蒙毅輕挪微側,每每閃過,看父親蒙武劍招力度似乎一如往昔,三年以來,並無絲毫明顯進展,而且似乎反而有所退步,心中暗歎:“三年以來,想必父親國事軍務繁忙,極少習武,便連這家傳的‘小雅劍法’都也荒疏了!”
第二十三回談笑卻秦軍(5)
的確,三年以來,蒙武留心於官場之中,徘徊躊躇於長信文信兩侯之間,醉心於功名富貴社稷,汲汲於培植蒙氏一宗私族勢力,很少習武,劍術一道不進則退。自然有所荒疏;況且蒙毅修習《陰符》內功,又從“逍遙劍”中山伯有處學得一套御風劍法,昨日又從潛龍先生唐伯舉、飛龍先生魯仲連、和見龍先生屍季佼處習得鬼谷一派“七十二路小奇正指”、“飛箝血影爪”、“三十六路大捭闔手”等曠世武學,已是天下之間少有的武功高手,便連號稱江湖第一大教的”星教”中天市閣主身列星宿七之之一的司空馬一不小心尚還為他所制,而蒙武一來志不在此,二來習武天份不高,鈍於武道,是以蒙驁傳其劍法之時僅擇“小雅劍法”中威力最弱又較為適合他的“羽”劍式傳授,憑蒙武這點微末武學此時在蒙毅眼中看來自然如同兒戲,不算什麼。
蒙武連使七十二招“羽”劍,均被蒙毅輕易閃過,最後低喝一聲,左手劍訣回撥,右手長劍刺出,一式“應鐘劍”直指蒙毅當胸,蒙毅窺劍刺來,心意自發,不由地自腰間摘下劍鞘,不退反進,左手翼張,右手持鞘迎劍。
蒙武驀見這式,他心中哪有傷及愛子之意,深怕蒙毅之式怪招出於獵奇冒險,敵擋不住自己之式“應中劍”,撤步便欲退止,哪料蒙反而進步逾前,使出一式“高陵勿向”,“啪”地一聲,蒙武手中魚腸寶劍刺入蒙毅右手劍鞘之中,分毫不差,嚴絲合縫,於蒙毅看來自然而然,倒無什麼驚駭之處,而於蒙武來看,蒙毅之式卻是極度冒險,幾於將性命為賭注,若是自己手中長劍偏了一分一毫,此刻蒙毅早已劍穿胸膛,血濺當場了!
蒙武心有餘悸,不覺勃然而怒,大喝一聲:“大膽!”蒙毅聞言,知道父親蒙武發怒,還以為自己出招頂撞於他,惹他發怒,心中自責良深,極忙撤手撤鞘,雙膝跪倒,跽在父親身前,低頭不語。
蒙武餘怒未盡,慍著臉色問道:“毅兒,為父已為你做主,聘請國中良媒佳約,擇個吉日讓你與李世伯家千金完婚,以結蒙,李二家秦晉之好!你可要好好準備準備,莫要失了禮數,惹你李世伯家人笑話,損了我們蒙家的臉面,你可知道麼?”
蒙毅聽至一半,便猛地仰首疾忙說道:“爹爹!孩兒不能,孩兒不能……不能!”蒙武更增恚意,左手倒持魚腸,右手戟指蒙毅問道:“你不能什麼……?”蒙毅昂首挺胸,直立不諱道:“爹爹,孩兒不能娶李世伯的姑娘為妻!”
“大膽!逆子!”蒙武飛起一腳,狠狠踹在蒙毅身上,怒容罵道:“你李世伯家的千金秀外慧中,容貌傾載,哪點配不上你了!你兄蒙恬與你馮太世伯千金的婚事尚且是為父代他作的主,恬兒也沒敢道個‘不’字!怎麼你在外三年,胡亂遊逛,統把你先大父蒙驁公的聖賢忠孝之教給忘了。羽豐翼滿,竟敢頂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