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三分疑惑、兩分不滿、四分期待,和一分飽嗝,蘇龍他們一行五人走進影廳。
飽嗝……是可樂和爆米花的反應。
在等待的這一個多小時,又沒有後世的智慧手機可以打發時間,無聊的蘇龍有一口沒一口的,就把手裡的可樂喝光,大桶爆米花也吃得差不多了。
真到走進影廳的時候,蘇龍反而還真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就像每次春運回家,雖然知道上了火車也是另一種煎熬,但當擁擠的候車廳裡開始檢票時,也有短暫的輕鬆。
當然,區別就是電影院裡有坐兒。
他們五個人的位置在一起,中間靠後。
影院跟趕時間似的,一場結束沒多久下一場就開始了,慌得後面的人小跑著摸黑去找自己的位置。
好在現在還沒有網路售票,都是在前面售票處買的,人基本就在大廳,即使像蘇龍他們這種等的時間久,也頂多在附近逛逛消耗時間,不會像網路售票時期直接在家買,因為堵車或者拖延導致來晚了。
陸恆的這部《赤壁》,前面不像現在那些電影老老實實出字幕,而是在龍標過後,率先就出來畫面。
灰黃的土地,暗藍的天空,秋風呼嘯,落葉飄零。
畫面是北方冬天的集市,本來熱鬧的場景,因為烏桓(烏丸)騎兵來劫掠瞬間雞飛狗跳驚呼尖叫,遊牧民族的劫掠自然少不了暴虐和殺戮,無數漢民哭喊,他們沒有絲毫憐憫,要麼鬆手,要麼一刀下去:“唰!”
同時響起的,還有吳俊全的配音——
“東漢初,烏桓常與匈奴聯兵擾亂代郡以東各地,雖時有降服,但又多次叛亂,至東漢末年,依然屢次侵擾……”
吳俊全就是曾經94版《三國演義》旁白的配音,不僅如此,他也是八一廠的配音演員,之前請他們廠聯合拍攝的時候,陸恆就想到後期旁白找他配音。
儘管又過去了八年,但他的聲音瞬間把觀眾帶到那個情境!
即使15年後,湘省臺“書香華夏”節目上,吳俊全等《三國》配音演員上臺秀了一段,還是字正腔圓氣息渾厚,現在才五十六歲的他,配這些自然不在話下——當初正是看到他們那段表演,導演徐晴才升起做配音節目的想法,然後就有了年底的《聲臨其境》。
而此時,現場的觀眾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頓時精神一震,代入感滿滿!
看到熒幕裡的烏桓騎兵作惡,觀眾自然義憤填膺,隨後畫面一轉,身披黑甲、浩浩蕩蕩的騎兵剽悍的前進,濺起黃沙飛塵浩渺無垠,黑和黃交織在一起,一杆杆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每一面上……都寫著一個曹字!
看到這一幕,再聽到旁白裡“烏桓連年作亂,為安定北方,曹操帶兵征討”的話,觀眾瞬間激動了!
精良的裝備,驍勇善戰的大將,幾乎以席捲的態勢,把之前還囂張蠻橫的烏桓騎兵打得嗷嗷直叫,毫無還手之力!
這種快節奏的情節推進,手起刀落人仰馬翻的先抑後揚情節,讓觀眾之前心口鬱結的怒氣,隨著曹操征討,變得激動起來——即使過程中同樣兇狠,觀眾也不覺得不適,反而感覺這才是虎狼之師,忍不住心旌搖曳,大呼爽快!
“張遼率軍出擊,大破烏桓,胡、漢降者達二十餘萬口,烏桓單于蹋頓也在此戰中被張遼臨陣斬殺!”
在熟悉的旁白後,畫面一轉,曹操攜裹大勝之威,班師回朝!
剛剛對曹操稍微積攢的好感,在他進殿後的跋扈,獻帝的謹小慎微,群臣的敢怒不敢言下,觀眾又對他升起複雜的情緒。
當孔融又一次觸犯曹操,直言不諱的譏諷,讓曹操對他終於沒有任何耐心,斜瞥他一眼,轉身就走,冷漠的聲音傳來:
“祭旗!”
歷史上,孔融確實是公元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建安十三年秋,因為屢次觸犯曹操,為他所不容,加上郗慮的誣陷,曹操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奏誣陷孔融,最終結論是孔融“大逆不道,宜極重誅”,隨後被處死,時年五十六歲。
而且比電影裡更慘的是,歷史上孔融還被株連全家。
奸雄!
在這段深沉情節過渡後,畫面一轉,就是曹軍揮師南下,浩浩蕩蕩的兵馬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頭——不僅僅有群演多的作用,也有後期特效的渲染,看起來磅礴大氣。
錢花到哪裡哪裡好,看到這一幕,觀眾也忍不住心中讚歎,想到以前很多類似情節,稀稀拉拉的兵馬,看起來跟兒戲似的。
這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