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大場面,太牛了!(二合一)(2 / 3)

小說:華娛那年十八 作者:縱馬崑崙

,看著就得勁!

劉表的兒子劉琮剛被推為主公,見曹操大軍過來嚇得魂不附體,望風而降,劉備只能逃跑!

而現場,看到熟悉的劉關張,他們仨每出來一個,現場就有一陣喧譁,充滿驚喜!

即使是之前不以為意覺得是噱頭的蘇龍,心裡也忍不住歡欣起來,更何況剛剛那些情節,早已經把他拉進劇情,現在又有了這些,看得更認真了。

他都這樣,更不用說其他人,都看得專注,除了那些大場面的戲和熟悉的人出現,會有輕微的喧譁聲外,影廳裡一直很安靜。

電影繼續演著,曹操擔心劉備搶佔先機佔據江陵,親自帶五千精銳追擊,在長坂坡攔住他們,儘管觀眾都知道劉備他們能逃出去,但看到兵強馬壯的騎兵呼嘯而來,還有那渲染的緊張氣氛,依然讓觀眾忍不住心裡捏了把汗!

儘管劉備狼狽不堪的離開,還丟了妻兒,但黃海濱飾演的趙雲殺了個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的無可匹敵,槍攪垓心蛇動盪,馬衝陣勢虎飛騰,讓觀眾看得豪氣干雲大呼過癮。

但到最後,趙雲即使血染戰袍也英勇護主,最後滿臉血汙也依然面容剛毅的帶著阿斗回來,不少感性一些的觀眾,都忍不住心疼起來,甚至個別的眼眶都微微溼潤。

但曹軍依然在追,張飛帶二十騎留下斷後,一聲大吼:“張翼德在此,誰敢上前一戰!”

如驚雷炸響,讓對面曹軍戰馬嘶鳴,連張豐義的曹操都眼神一驚!

這一段雖然簡單,但陸恆虛實結合,雖然有特效但並沒有太誇張,在影院裡達到的效果非常理想,也讓觀眾真實感受到張飛鬚髮噴張,嚇退敵兵不敢上前的怒髮衝冠之氣勢!

“也只有這樣,才能嚇退曹軍,否則普通的一聲大吼,誰怕啊?”有人低聲評價。

周圍聽到的人雖然沒有附和,但心裡也非常贊同。

至此,劇情起起伏伏,張弛有度,也吊著他們的胃口繼續推進。

前面的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能拍出這種氣勢,後面更大場面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呢?

更期待了。

果不其然,隨後的情節並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反而超出他們的期望,每一段劇情都不敷衍,比如周瑜跟諸葛亮相見,諸葛亮的舌戰群儒精彩紛呈,到最後孫權斬斷案板一錘定音,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雖然角色不可能符合所有人心裡所想,但角色形象、性格都忠於大家公認的印象,這代入感自然越來越深。

當然,陸恆也不是對歷史,或者三國演義照搬,也有自己的修飾。

就拿形象來說,如果按照史實,整天風吹日曬雨淋,又不洗澡,諸如趙雲、關羽、張飛這些人,形象能好到哪裡去?

而如果照搬《三國演義》,裡面除了幾個主演,其他將領頂多算是不出戲,但並不會多突出。

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可能完全還原,否則就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甚至紀錄片都沒法還原,因為早已過了將近兩千年。

有些槓精觀眾會挑刺,這裡不符合那裡不符合,張紀忠曾經拍的那版《西遊記》,形象上就按照原著打造的——原著每一個角色出來,吳承恩都有一首詩介紹,包括臉上什麼樣什麼色、頭戴什麼身穿什麼等等都非常詳細,張紀忠版的角色,包括孫悟空三兄弟、妖怪等等都按照介紹來,但拍出來後……符合原著,但好看麼?

並不是完全符合才叫好看,也不是完全符合現實就是真實,那些改動,只要形象不醜化,邏輯自洽,為劇情增添色彩,都是必要的!

在這之後,周瑜和小喬的互動,透過她擔憂的表現,襯托周瑜的瀟灑自如,和諸葛亮的交談,體現他的自信來自於對戰局的洞察,和對曹軍精準的判斷!

一時間,蘇軾那首《念奴嬌》裡周瑜的形象,鮮活的出現在觀眾的腦海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諸葛亮草船借箭,立下軍令狀,跟魯肅的焦急不同,諸葛亮雲淡風輕:“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隨後的夜間江上,船影幢幢,萬箭齊發——那場面,讓觀眾下意識屏住呼吸,在特效的渲染下,即使不是3d電影,也依然感覺像是隨時會從熒幕射出來,無數觀眾都被嗖嗖的破空之箭,驚得下意識的後仰!

太逼真了!

蔣幹盜書,苦肉計,誅殺蔡瑁,沒了水軍統領,他們就是一盤散沙,為孫劉反攻奠定基礎!

情節一步步推進,胃口一點點吊足,到最後的周瑜面容堅毅的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