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我本良庸 作者:

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上。這種倒黴的事情竟讓蕭遠山一家碰上了,妻子和隨從被殺,使蕭遠山走上了復仇之路。儘管慕容博挑起宋國和金國之間大戰、進而從中取利的目標沒有達到,但還是引起了武林幾大門派和武林世家的一場腥風血雨,使得當時被此謠言設計了的一大批武林精英數十年不能擺脫心理陰影,最終也導致了蕭峰的悲情結局。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是其中所講述的道理卻與現實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沒什麼分別。

任何謠言都有背後的利益驅使,政治的、經濟的或以報復為目的。《碧血劍》提到過一樁政治冤案,袁崇煥是當時滿清最害怕的一個將領,連破清兵、擊斃清太祖努爾哈赤,使清人聞名喪膽。皇太極最後運用從《三國演義》裡學來的反間計,利用在明政府內部收買的官員對袁崇煥發動謠言攻勢。最後導致崇禎下令處死袁崇煥。而當時北京城裡的百姓以為他當真通敵,面對清兵強大的攻勢張皇失措,以致不明是非,在袁崇煥被處死那天竟被百姓活活生吃掉。不難想象當時是怎樣一種悲慘的景象。中國的歷史課應該專門開一個門類,即謠言史。縱觀幾千年歷史,被扣上“謀反”罪名而丟掉性命的人物太多了,有許多讓人非常同情。

謠言背後也會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象,而且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阮玲玉之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女性當時的生存狀況和社會地位,雖然當時已經有解放女性的提法,但也僅僅是提一下而已,並沒有人真正對此做切實的工作。現實世界對女性的限制十分嚴格,尤其幾千年的禮法約束更是套在女性脖子上的沉重鎖鏈。時至今日,女性已經足夠解放的年代,不還是出現崔真實被毀自殺的事件嗎?而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報道時,總有人會提出是大眾媒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真是這樣嗎?那麼大眾媒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個巴掌總是拍不響的,恐怕是為了滿足一大群人的獵奇心理罷!

據說,崔真實案已經讓韓國立法機構將網路作為重點監管物件,“崔真實法”也已經在醞釀之中。相信不久之後,或許更多的藝人能夠受惠於這部“崔真實法”,我們也能夠看到更多精彩的韓劇。。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三毒

金庸先生的書裡關於佛的思想的描寫很多,其中有佛家所稱的“貪、嗔、痴”三毒,而且提到的地方非常多,佛家認為應當努力捨棄或者忘掉“三毒”。

根據相關資料,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由此五欲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佛教認為,貪是佛教修行的大敵,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

《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修煉“乾坤大挪移”的過程說明了貪念是大敵,處置不當會“走火入魔”。“乾坤大挪移”共七層(七個階段),張無忌在修煉到第七層時,有的十九句怎麼煉都不行,所以就跳了過去,留了一點“遺憾”。小昭勸他繼續加勁時,他說:“我今日練成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心法,雖有一十九句跳過,未免略有缺陷,但正如你曲中所說:‘日盈昃,月滿虧蝕。天地尚無完體。’我何可人心不足,貪多務得?想我有何福澤功德,該受這明教的神功心法?能留下一十九句練之不成,那才是道理啊。”哪知道張無忌這種適可而止、知足的心態,正應了“知足不辱”這一句話。據說,當年創制乾坤大挪移心法的那位高人,內力雖強,卻也未到相當於張無忌具備的九陽神功的地步,只能練到第六層而止。他所寫的第七層心法,自己已無法修煉,只不過是憑著聰明智慧,縱其想象,力求變化而已。張無忌所練不通的那一十九句,正是那位高人單憑空想而想錯了的,似是而非,已然誤入歧途。要是張無忌存著求全之心,非練到盡善盡美不肯罷手,那麼到最後關頭便會走火入魔,不是瘋癲痴呆,便致全身癱瘓,甚至自絕經脈而亡。

其實,張無忌這種“知足不辱”的思想在現實中是非常有意義的。成功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嚮往的,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如果對於成功的追求過於執著,反而越容易失敗,想得到的反而越不容易得到,須知萬事不可強求。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將注意力放在手頭的工作上面,抱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想法,許多障礙反而會很順利越過去。切不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害人害己的。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