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我本良庸 作者:

,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人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對佛道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嗔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復仇”是戲劇中的一大主題,同樣,金庸先生的書中關於復仇的故事也非常多。《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是由於要復仇才走上學武道路,進而當上成吉思汗的大將。在攻破撒麻爾罕城後,照例要屠城。然而,經過郭靖請求,屠城被制止。但是,當時城內城外成千成萬座房屋兀*燒,遍地都是屍駭,雪滿平野,盡染赤血。郭靖為了報父親之仇,領兵來殺了這許多人。可是千萬將士百姓卻又犯了什麼罪孽,落得這般肝腦塗地,骨棄荒野?他越想心中越是不安:“我破城為父報仇,卻害死了這許多人,到底該是不該?”

其它的關於仇殺的故事還有很多,甚至有“星宿派”和“四大惡人”這樣的邪惡門派,往往為了一句話聽不順耳就會殺人。固然,有些復仇故事聽來大有痛快之感,但是,後果也往往非常嚴重。現實生活中由“嗔”念引發的刑事案件有許多,所以,捨棄嗔唸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有現實意義。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而且它是隨著其他根本煩惱共同起著作用。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無明,斷滅痴愚。

痴會帶來危害,這是不言而喻的。“射鵰”中的周伯通就是一個大武痴,由於痴迷於武功進而導致產生了貪念和對黃藥師的“嗔”,才導致其被困在桃花島十多年。還有《笑傲江湖》中的“江南四友”,四個對琴、棋、書、畫痴迷的武林高手黃鐘公、丹青生、黑白子、禿筆翁,由痴轉而產生了貪念,向問天正是利於了他們的這個“弱點”才得以成功營救出了任我行,從而引發了江湖的一次大仇殺。

然而從另一方面看,任何事都有其中的樂趣,事業並無高低之分,對於一份事業要喜歡,有時痴迷也是可以原諒的。

貪嗔痴三者互為因果,有人認為它們不是人生下來就有的,而是後天養成的,是透過努力可以戒除掉的。但我認為這個戒除過程實在太難了,人吃五穀雜糧還會得病,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怎麼會不受貪嗔痴的影響呢?所以,從這個方面可以說貪嗔痴是人生下就有的,是人的本性之特點。當然,一個人如果除掉了這些貪嗔痴的習性,這個人會變得慈悲,灑脫,自在,豁達,爽朗,豪邁。這種人的生活將非常瀟灑自在。這種人徹底的擺脫了貪嗔痴所帶給他的自私,狹隘,憤怒,嫉妒等等讓人痛苦的心態。但我們又從哪裡能夠找到這樣的人呢?即便是唐僧不也是一個大“佛痴”麼?他也會為了孫悟空打死白骨精而生氣,並把這猴子趕回花果山。

佛還認為,極樂是我們的本性,這是絕對的真理,比如一個抽大煙上癮的人,沒有大煙會很痛苦,抽上了大煙他會暫時覺得很快樂,但這種快樂是建立在脫癮時的痛苦上,因為沒煙抽時會出現種種惡苦的症狀,抽上了惡病狀暫時消失,所以覺得樂,這不是真的。哪個是真的呢?不抽大煙時的那個狀態的樂才真正屬於他本人。也即抽大煙那個樂不是此人本有的樂,是由抽大煙造成的假樂,這個假樂帶著無量無邊的痛苦。我們也是這樣,因貪嗔痴所帶給我們的樂,不是我們本有的真樂,是暫時的快樂,被你“貪”到了,情緒得以發洩了,你暫時覺得快樂了,但緊跟而來的是永遠填不滿的慾海,洩憤以後的空虛孤獨與害怕。而除掉貪嗔痴,真樂就顯現出來,不用另外去找,本來就存在。貪嗔痴不屬於我們,是我們養成的壞習氣,一個人沒有貪嗔痴等壞習氣是可以存活的,而且會活得更自在更灑脫。這說明樂是不可以舍掉的(舍掉樂會沒命的),貪嗔痴等壞習氣所帶來的“苦”是可以舍掉的(舍掉會活得更好)。

佛對於貪嗔痴的這種思想對於我們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