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任從20年代到30年初所創作的歌曲的歌詞,大部分系劉半農所作。1933年,劉半農因病逝世時,趙元任曾深情地獻上輓聯:“十載奏雙簧,無詞難成曲;數人弱一個,教我如何不想他!”
1920年,趙元任作歌曲《盡力中華》,採用了和尚放焰口(一種佛教法事)時唱的調子,稍加改編,並配以和聲。
趙元任常隨手取身邊的小東西作樂器。一次在清華的同樂會上,趙元任取十多隻茶杯,然後敲打傾聽音調,七音調正後,他用茶杯奏出一首樂曲,四座皆驚。還有一次遊西湖,在一家木魚店內,趙元任在每個木魚上敲一記,很快選出十幾個小木魚,以半音相間湊成一套樂器。他用這套“木魚琴”,可以奏出各種樂曲。
一次,趙家宴客,飯後,趙元任不讓把盤子、筷子和碗收走,他拿起一根筷子,一個一個的敲,從餐具中挑出do、re、mi、fa、so……的音來,但找來找去,就是差一個音怎麼也找不到。趙元任抬頭看見了玻璃燈罩,靈機一動,取下來敲了一下,說也巧,正好補上了這個缺的音,大家全樂了。
趙元任的孩子們學英文字母、國語羅馬字、注音符號等,趙元任就教他們唱,歌學會了,字母拼音也跟著會了。楊步偉的侄女楊若憲小時候住在趙家,她第一個學會了國語羅馬字,趙元任便獎給她一頂帽子。
趙元任不僅教孩子們唱字母拼音,還將九九乘法表譜上曲,讓孩子們變唱邊背。他還從女兒們的課本中調出課文,譜上曲,配上和聲,教孩子們唱。
趙元任雅好音樂,一生創作過一百多件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和器樂。他和他的女兒們,有機會便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音樂作品。
在趙元任的音樂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家庭創作的,他常為女兒寫歌,並教她們演唱。連上郵局寄掛號信排隊的時間,也不放過。他把許多歌曲寫在小五線譜本子上,隨身攜帶,一有靈感就進行創作修改。他的大女兒趙如蘭說:“他的許多音樂作品,都是在剃鬍子的時候創作的。”
1928年,趙元任出版了《新詩歌集》,蕭友梅評價說:“這十年出版的音樂作品裡頭應該以趙元任先生所作的《新詩歌集》為最有價值。”“(他)雖然不是向來專門研究音樂的,但是他有音樂的天才,精細的頭腦,微妙的聽覺。他能夠以研究物理學、語言學的餘暇,作出這本Schubert派的藝術歌(Artsong)出來,替我國音樂界開一個新紀元。”蕭還讚揚趙元任是“中國的舒伯特”。
抗戰爆發後,趙元任一家隨著歷史語言研究所南遷,東奔西跑,鋼琴丟了,天黑了也沒有電燈,但他們的家庭合唱團卻越唱越起勁。一到天黑,趙家的合唱團就開始唱起來了。趙元任的兩個小女兒年紀小,嗓音尖,就唱女高音;趙元任則唱男低音;二女兒趙新那是女中音;大女兒趙如蘭則補上第四部。
【溫婉】
14歲那年,趙元任的大姑婆告訴他,他就要和一個姓陳的女孩訂婚了,他在日記上記載說:“婚姻不自由,我至為傷心。”後來經過努力,趙元任終於解除了婚約,他高興地說:“我和這個女孩訂婚十多年,最後我終於得到自由。”趙元任拒婚的理由是“女方大兩歲”,後來他卻追求比他大三歲、性格迥異的楊步偉。
趙元任自小聰明、好學,從初中便開始堅持記日記。在南京求學期間,他一度沾染惡習:抽菸、嗜酒、手淫。但他後來努力改變惡習,並以父親命名寓意告誡勉勵自己:“元任,任重道遠。”
趙元任在南京高等學堂預科讀書時,與章元善同學,他們相互勉勵,刻苦讀書。因二人臥榻頂頭相接,兩人便將枕頭以繩連線,先起床者拉動繩索,然後二人同時起床,到操場上練習英語發聲。
1920年8月的一天,趙元任在南京一個朋友家認識了楊步偉,便愛上了她。當時趙元任正在為羅素的中國巡講作翻譯。一次羅素在師大講演,趙元任遲到了,因為語言不通,羅素站在臺上呆坐著,毫無辦法。趙元任說:“看到我和女孩子進來,他低聲對我說:‘壞人,壞人!’。”
1927年春天,趙元任曾到江、浙兩省作吳語調查。他經常一天跑兩、三個地方,邊調查邊記錄,找不到旅館就借宿在農民家中。一次,他和助手夜間由無錫趕火車去蘇州,只買到硬板椅的四等車票。由於太疲乏,兩人上車後便躺在長板座上睡著了。等醒來時,滿車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幾節車廂已開走,這節四等車廂被扔下了。助手問他怎麼辦?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