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建元曰洪憲。”
章太炎到唐繼堯處遊說唐,發現唐沒有出兵誠意,而且唐治下秩序混亂,烏煙瘴氣,頗為失望。於是,他在白晝手提燈籠,漫步街市,燈籠上書“大元帥府秘書章”的字樣,引起圍觀如堵。有人問他為何,他道:“此地種鴉片,漆黑一片,不照明何以舉步?”也有說法稱章在門口點著紅燈籠,別人問起,他答:“四海茫茫,到處黑暗。”
1920年,章太炎由最初的反對軍閥割據轉變為贊成軍閥割據,提出“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的主張。次年,黎元洪就任總統,章太炎受勳一枚,到處宣講“聯省自治”,還主張首都“南遷武漢”。
1923年9月,《華國月刊》在上海創刊,章太炎任社長,該刊宗旨為發揚“國故”,挽救“人心”。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發表宣言,實現國共合作。在國民黨右派馮自由、居正等人的慫恿下,章太炎公開發表言論,反對國共和作。章太炎說蔣介石執行的三民主義是“賣國主義、黨治主義與民不聊生主義。”
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靈柩運到南京,奉安中山陵。章太炎專程來到南京弔唁,參加奉安大典。章太炎到南京後,達官貴人們設宴為他接風洗塵。席間,有人請章題字留念。章想起沿途見聞,深感許多革命黨人已腐化變質,有感而發,揮筆寫下對聯一副:“諸君鼠竊狗跳,斯君痛哭;此地龍盤虎踞,古之虛言。”眾人見了,面面相覷。
章太炎曾作一聯挽孫中山:“舉國盡蘇聯,赤化不如陳獨秀;滿朝皆義子,碧雲應繼魏忠賢。”因為碧雲寺,明天啟年間由太監魏忠賢擴建,並在此建墳,準備死後葬此。魏忠賢自縊後,他的黨羽葛九思於1644年隨清軍入京,在此建魏的衣冠冢。1925年,孫中山在京逝世後,曾在該寺的後殿停過靈柩,因而此殿後改為名為中山堂。後又在該寺金剛寶座塔下建孫中山衣冠冢。章太炎反對共產黨,對國共合作不滿,於是以此聯罵那些尊崇孫中山的人盡是魏忠賢的義子。
1927年,章太炎被國民黨上海市黨部臨時執委會點名稱為第一號學閥,呈請國民黨中央加以通緝。
1935年,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與日本梅津美治郎簽訂《何梅協定》,章太炎對此喪權辱國的協定十分憤慨,當即作詩寄於友人,曰:“淮上無堅守,江心尚苟安。憐君未窮巧,更試出藍看。”諷刺國民政府在淮河一帶不設防堅守,竟把中原輕易丟掉,而仍無動於衷。
【囚禁】
1898年秋,戊戌變法失敗後,章太炎力主革命,時蔡元培請章到愛國學社做排滿革命的講演,講演內容隨後發表在《蘇報》上,引起清政府的震怒。恰巧當時鄒容寫《革命軍》一書,請章太炎為之作序。清廷便查封《蘇報》和愛國學社,沒收財產。因章太炎在序言中毫不客氣地稱光緒帝為“載湉小丑”,清廷便以大逆不道罪將太炎告上法庭。以一國訟一人,近代以來,不知有第二人。
因訟案發生在上海租界,當時,滿清政府曾向西方列強許下了滬寧鐵路的特權、白銀10萬兩引渡章太炎、鄒容,但在輿論重壓下,西方列強稱:“租界事,應當在租界處理。”章太炎等人的案件仍由列強的會審公廨審理,得以不被清廷引渡。
當時被清政府通緝的共有六人:蔡元培、章太炎、鄒容、吳稚暉、陳範、宗仰。其他人聽到訊息後,紛紛出逃,蔡元培避難青島,吳稚暉逃往歐洲,陳範東渡日本,宗仰則躲在上海的哈同花園。但章太炎哪裡也不去,這晚,有人告訴他巡捕前來抓人的訊息,章太炎毫不在乎,只說“小事擾擾”,隨即就回屋睡覺。他還勸鄒容不要躲,他說:“革命沒有不流血的。我被清政府查拿,現在已經第七次了。”第二天,外國巡捕再到愛國學社緝捕時,章太炎指著自己的鼻子對巡捕說:“章炳麟就是我。”然後痛快地被巡捕抓走了。當時鄒容已成功地從後門逃脫,但章太炎在獄中寫信勸他自首。鄒容不忍結義大哥一人患難,第二天便前去自首。
章太炎被捕後,上海《新聞報》上有文章,嘲笑章太炎主動送上門,“不去為愚”。章看見此文後,寫下《獄中答新聞報》一文,刊登在最後一期《蘇報》上。章在文中稱:在當今的時代,必須實行革命,而“吾輩書生,未有寸刃尺匕足之抗衡,相延入獄,志在流血,性分所定,上可以質皇天后土,下可以對四萬萬人矣!”最後,章太炎嘲諷《新聞報》的記者說:“斥鵪井蛙,安足與知鯤鵬之志哉!”“滾開吧!新聞記者。請看50年後,巍巍矗立於雲表的銅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