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2 / 4)

小說:重溫舅夢 作者:剷除不公

攻殺,那樣就沒有不勝的道理了!”

陽平公苻融認為這樣也是可以的,於是他就揮舞著戰旗,指揮士兵們全部後退。

結果這一退,前秦的軍隊就退的一發不可收拾了。

謝玄、謝琰、桓伊等率領著他們各自的軍隊一渡過河後就來攻擊秦軍,苻融則馳馬去巡視軍陣,想去率領退逃計程車兵們,結果他的戰馬不幸倒地,苻融被東晉計程車兵給殺掉了,前秦的軍隊於是就很快的土崩瓦解了。

謝玄等人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青岡那裡,前秦的軍隊大敗,自相踐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那些逃跑的人聽到颳風的聲音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軍隊將要到來了,於是他們就整日整夜的不敢停歇,慌不擇路,風餐露宿,凍餓交加,因此死亡的人之中十有七八。

當初,前秦的軍隊稍微後撤時,朱序就在他們的軍陣後面扯起嗓子高聲的呼喊道:“秦軍失敗了!秦軍失敗了!”

士兵們聽到後就都狂奔亂逃,朱序則乘機與張天錫、徐元喜等人都去投奔東晉,他們還繳獲了秦王苻堅所乘坐的裝飾著雲母的車乘,又攻取了壽陽城,並且還抓獲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淝水之戰典故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所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鳴聲和鳥叫聲都當成了敵人追趕時候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被他們看成是了敵人的軍隊,足以看見這些人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麼程度!

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東晉的時候,強秦一直想要吞併偏安江南一隅的晉王朝,於是秦王苻堅就親自率領了八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

晉國的小皇帝則派出了大將謝石、謝玄等領八萬兵馬迎戰。

秦王苻堅當然很傲慢很不屑,他根本就沒有把與之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裡。

可是,誰又能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之時便被其打敗了,秦王苻堅慌了手腳,於是他就和他的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紮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的像是滿山遍野計程車兵呢!

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就被晉軍給徹底的擊潰了,秦軍將士損失慘重,死傷無數,秦王苻堅自己也受傷了,他的弟弟陽平公苻融更是陣亡了,秦王苻堅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苻堅倉皇而逃之時,他聽到了風鳴聲和鳥叫聲也以為是敵人的追兵又到了。

後人根據這段史實,才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一成語。

淝水之戰典故二——投鞭斷流——

東晉的時候,前秦的皇帝苻堅統一北方之後,前秦王朝就和南方的東晉王朝南北對峙,分庭抗禮。

秦王苻堅很早就有了要統一中國南北的夙願,於是他就想要率領百萬大軍揮師南下,一舉滅除偏安一隅的江南東晉王朝。

於是秦王苻堅就集結了文武群臣在未央宮中商議,眾大臣們多不苟同。

太子苻宏的左衛偕大臣石越說道:“依星象之見,今年不宜南下,況東晉有長江天險為阻,其君又深獲民望,故不可輕舉妄動,盲目輕進,不如固守國力,修整軍備,俟其內變,乘機攻伐。”

秦王苻堅聞後則很不以為然,他反而還引經據典有理有據的說道:“星象之事,未可盡信,至於長江天險嘛,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同三國時期的吳主孫皓,他們曾經都擁有過長江之險,可是,他們終究還是不免於被滅亡了,朕如今有將近百萬大軍,兵多將廣,人多勢眾,就算是要投鞭於江,也足以截其水斷其流,又豈懼什麼天險不天險的呢?”

秦王苻堅遂罔顧諫言,立意伐晉,親率大軍,兵臨淝水,自西而東,列隊甚長。

東晉小皇帝則遣大將謝玄和謝石等領八萬精兵來抵禦秦軍。

秦王苻堅輕視之,恃兵多而走急攻,然而卻遭到了晉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淝水一戰,前秦竟為東晉所敗,自此一蹶不振,走向了滅亡之路。

投鞭斷流的原意是指將所有的馬鞭都投入了長江之中,便可以截斷水流,後來則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淝水之戰典故三——東山再起——

秦王苻堅要攻打東晉的這個訊息很快的就傳到了東晉的首都建康城,東晉的孝武小皇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們都非常非常的捉急。

晉朝的軍民們都不願意讓這個美麗的江南陷落在了前秦人的手裡,於是大家都紛紛的盼望宰相謝安能拿出一個好的主意來抵禦秦軍的進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