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小說:重溫舅夢 作者:剷除不公

謝安是陳郡陽夏人,他出身於士族家庭,他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還是好朋友,他們經常結伴而行,在會稽郡的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謝安在當時計程車大夫階層中的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他自己隱居在東山里面,他也不願意出來做官,後來有一個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了才一個多月,就不想再幹下去了,當時在士大夫階層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謝安他不出來做官,叫我們這些老百姓們可怎麼辦才好呢?”謝安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肯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里面,所以人們後來就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情稱之為“東山再起”。

資治通鑑記載——

東晉太元八年,秦主苻堅傾國大出,眾號百萬,先遣苻融、慕容暐、張蠔、苻方四師至穎口,梁成、王先等守洛澗。

前燕國皇帝慕容暐為平南將軍、別部都督,所部自然不會承擔主要的軍事任務。

張蠔時稱“萬人敵”,為當時的一員猛將,所部在淝水之戰中與謝石部下發生了幾次遭遇戰,他曾經擊退過謝石,但並未與謝玄部發生正面的激戰。

如此一來,雙方的主力決戰必然是在苻融的中軍,即以氐族人組成的精銳部下之中,與謝玄所率領的北府精銳士兵之間展開決戰。

晉軍方面,原本計劃謝玄、謝琰、桓伊等人率領八千精銳計程車兵們率先渡河,大部分的晉軍仍然駐紮於淝水之北,伺機而動。

謝玄的初步計劃之中,他們的八千精銳士兵本來是應該與前秦計程車兵們進行初戰的,若是初戰不利,他們另一側的晉軍主力仍然可以堅守陣營,也不至於被秦軍主力給摧毀掉,若是初戰順利,則一鼓作氣,後續大軍盡數渡河,全力發動總攻。

於是乎謝玄就派人下書給秦王苻堅說道:“君孤軍深入我國邊境,在淝水前列陣布兵,顯然是持久之計,而不敢速戰,煩請貴軍稍稍後退,待我軍渡河之後,令雙方將士周旋,決一勝負,我與閣下策馬觀戰,豈非美事一件?”

這個時候,前秦諸將皆反對秦軍後退,唯有秦王苻堅和他的弟弟陽平公苻融表示同意。

秦王苻堅則一廂情願的以為,在晉軍半渡的過程之中,他可以下令讓他們的鐵騎先過去掩殺,如此一來,我方必然會取得大獲全勝。

……

苻堅兄弟在此卻鑄下了驚天大錯,在淝水大戰爆發之際,是很難有序的掌控住十幾萬軍隊的退卻。

果不其然,秦軍退卻的過程之中發生了嚴重的失控,陽平公苻融馳馬略陣,欲圖阻止前秦軍隊的持續後退,這時東晉謝玄的八千北府精銳之兵已經殺至陣前,直取前秦中軍,結果苻融馬倒被殺。

所謂主力一失,群龍無首,三軍將士,全軍皆沒。

主帥苻融被殺之後,十幾萬的大軍開始了大潰敗大逃亡,隨後八萬晉軍悉數渡河,向秦軍發動了後續的打擊,一時之間,前秦士兵死傷無數,慘不忍睹,秦王苻堅本人也中了流矢。

淝水之戰,前秦被殲殺和大逃亡計程車兵們共計有70多萬。

唯有鮮卑慕容垂部下的3萬人馬尚可完整無損,之所以慕容垂一軍獨全,是因為慕容垂之部並沒有參加實質性的淝水之戰。

自此,秦王苻堅統一中國南北的美好希望徹底遭到了毀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了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他族貴族又重新的崛起來了,他們都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

發生於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結果原本具有絕對優勢的前秦卻敗給了偏安江南一隅的東晉王朝,前秦也因此走向了衰敗和滅亡之路,北方各個民族都紛紛的脫離了前秦的統治並且先後建立了十餘個小小國家,史稱十六國時期。

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流域,並且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敢來入侵,江南的經濟也持續的走向了繁榮和昌盛。

秦王苻堅慘敗淝水,眾說紛紜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的幾個方面:秦王苻堅他驕傲自大,主觀武斷,不聽勸阻,一意孤行地輕率開戰,再加上內部不穩,意見不一,降將思亂,人心浮動,以及戰線太長,分散兵力,舍長就短,缺乏協同,還有他們初戰受挫,即失去了信心,還有他們不知軍情,隨意後撤,自亂陣腳,給敵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對朱序等人的間諜活動沒有察覺到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