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分主動地、積極得去聽別人的音樂,一邊學習著,一邊就從別人天才性的表達中,找到了自己的體會。
在《練習》中,有一首《d小調莎當妮》,這是某晚河寶恩聽著亨德爾的g小調第六號大協奏曲寫出來的,而莎當妮,是一款紅酒。
她當時並沒有在喝,只是在寫的過程中,想起了這款被稱為“感官的盛大節日》的酒,於是由此命名,這首像莎當妮一樣香味豐富而品質高貴的歌。
hippop與trot的結合,權至龍之前在《首爾姑娘》裡就有嘗試過,河寶恩玩過之後自己也很感興趣,於是寫了首《青梅竹馬》,故事是對《首爾姑娘》前情的交代,講明首爾姑娘原來不是土生土長的首爾姑娘,她和鄉下男孩一起在農村裡長大,這對青梅竹馬也曾一起在泥潭裡打滾,在烈日下狂奔。所以,《首爾姑娘》裡,鄉下男孩對女孩那麼好。
這首歌的誕生,純粹是河寶恩在為三輯抓耳撓腮時,突然又聽到《首爾姑娘》的腦洞大開。而《青梅竹馬》與《首爾姑娘》劇情串聯得太好,河寶恩乾脆又請了大成來合作,同時還把《家族誕生》一眾成員們拉來拍mv。
讓李孝莉演小賣部大媽,讓劉在碩演小賣部大媽那沉迷於跳舞的兒子。
讓李天錫演文質彬彬的村長,讓金秀錄演開著拖拉機路過的賣大蒜的大叔……
《練習》這張專輯的奇特,不止體現在上一首歌還飄著法國紅酒的香氣,下一首就全是全羅道鄉村的大蒜、泥土和牛糞。
更體現在每首歌放完後,你都以為這就是曲風多變的盡頭了,沒過多久,嗯……
民謠和藍調還好,與河寶恩一貫的感性形象衝突不算太多,而搖滾hippop這種東西,直接讓聽過之後的粉絲們,一臉呆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