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沉吟著沒有說話,潘耀明也沒有著急,呷著咖啡,等待著他的決定。
香江三聯書店與燕京三聯書店地位相當,燕京三聯書店自恢復獨立後,與國文社一樣同歸出版署下轄。
換言之,林為民如果答應潘耀明的邀請履職香江三聯書店,等於更進一步。更不用說,光是工資、待遇就要強出在內地一大截,而且還是調到香江來工作,對於這個年代的很多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
潘耀明信心滿滿的等著林為民的決定,這幾天他一直苦惱於自己的接任人選。
突然聽柳同志說起林為民從內地到香江公幹,他頓時眼前一亮。
他認識林為民幾年,雖然疏於聯絡,但偶爾也會聽到關於他的訊息,知道他如今已經升任國民文學出版社的副總編輯,同時《當代》這幾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一直維持著國內文學期刊頭把交椅的地位,工作能力自不必說。
讓他來當香江三聯書店的家,再合適不過了。
過了好一會兒,林為民看向潘耀明,才開口說道:“耀明兄,多謝你的美意,不過我並沒有換地方的打算。”
潘耀明聞言臉上露出幾分意外,勸道:“為民,我知道以你的知名度和財富,並不在意工作能給你帶來的收入和地位。不過你能在出版行業待這麼多年,證明你對這個行業是熱愛的。
你對我們香江三聯也瞭解,這裡絕對適合你的未來發展,你來,不僅總經理有總經理的位置,還有總編輯也是你的,這不僅是進一步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你大展拳腳,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林為民聞言表情略顯訝異,剛才潘耀明只說了讓他擔任總經理職務,沒有總編輯的事。
潘耀明看著他的表情,解釋道:“這事本來我不想說的,和我共事的那位馬上也要退休,這麼重要的兩個崗位同時缺人,所以我才不得不自己出面來找一個接班人。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你答應我,這兩個職位都會是你的,我可以帶你去見李博士。”
李祖則是香江聯合出版集團的董事長,得到他的首肯,潘耀明答應林為民的條件自然不是問題。
在潘耀明說話的時候,林為民的表情恢復了自然,說道:“耀明兄不必再說了。你的條件確實很讓人心動,但我在燕京和國文社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那裡的環境。”
潘耀明本來還想再勸,可是看著林為民眼神堅定,並無一絲一毫的心動,他只能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你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了!”潘耀明帶著幾分遺憾的語氣說道。
對潘耀明的盛情再次表示感謝後,兩人又聊了一段時間。
“這次在香江準備待幾天?明天一起吃頓飯,去認識認識香江的一些朋友。”潘耀明說道。
“這次來香江是出差,事情已經談好,打算明天就回去了!”林為民道。
“太匆忙了,還以為你能多待幾天。”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見時間太晚了,潘耀明告辭而去。
翌日一早林為民坐車來到機場。
距離登機還有一個多小時,他便在機場書店裡閒逛了起來。
他在書架上發現了自己的那部《大明王朝1566》,還發現了灣島新地文學出版社單獨為他出版的那一卷文集。
九七之前,灣島對於香江的影響力極大,透過電影市場就可見一斑,自七八十年代以來,灣島市場就一直是香江電影最重要的票倉。
圖書市場也是如此,灣島市場數倍於香江,經濟實力發展也相當,都使用繁體字,文化界、出版業合作非常密切,兩地讀者口味也沒有大的差別,市場無限趨同。
所以新地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擺在香江的機場書店裡並不讓人意外。
林為民饒有興致的翻看著書架上的書,看著看著,他的眼中映入了一個眼熟的名字。
嗯?
林為民看著書架上的書名,皺著眉頭將書拿在手裡,又翻了翻,確認無誤,他不禁啞然失笑。
書名:《王二風流史》,香江繁榮出版社出版。
沒錯,就是王曉波在香江出的那本集。
他的主人公大部分都叫王二,所以林為民剛才才會一眼覺得眼熟。
他又翻了翻,臉上的笑容帶著幾分揶揄。
香江的出版社這是拿王曉波的作品當qs出了?
《王二風流史》是部集,集合了王小波的三部中篇,《黃金時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